李二哼哼两声,不再说话。
一旁的窦奉节就有些坐立不安了,同样是驸马都尉,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人家纳征送的是祥瑞,我怎么就只能送大雁和鹿皮?
接着两位准驸马的媒人开始请期,其实日期早就算好了。
李二开口问道:“太史令何在?”
这时,站出一个七十多岁的小老头,行礼道:“臣在!”
“傅爱卿,本月黄道吉日为哪一日?”
“回陛下,本月二十八日宜嫁娶!”
“善,那就定于二十七日,三位公主同日下嫁!”
“恭喜太上皇!恭喜陛下!”百官纷纷道贺。
王远多看了那太史令两眼,只见这小老头虽然年事已高,却精神抖擞,头角峥嵘,一看就不是个善茬儿。
“微臣反对!”忽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传出。
只见一个青色官袍,三十左右的官员站了出来。
李二有些不悦,皱眉问道:“李爱卿,为何反对?”
那人拱手说道:“启奏陛下,二十七日是黄道吉日不假,但三日之后公主回宫的日子却不吉利,那日乃三月朔日,会有日蚀出现,乃大凶之兆!微臣建议,大婚之日或提前或推迟即可。”
“哄……”殿内百官顿时议论起来,嘈杂一片。
“这……”李二越发不悦,开口问道:“若无日蚀,你当如何?”
那人脖子一梗,硬刚道:“若无日蚀,臣甘愿受死!”
一句话将李二堵死了。
太史令说道:“陛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如就推迟几日吧。”
“老臣附议!”
“臣附议!”
王远问道:“不知这位是?”
那人拱手说道:“回灞国公,下官太史局将仕郎,李淳风。”
王远暗暗震惊,原来是此人,不动声色地问道:“原来是李将仕郎。是你上疏《戊寅元历》的一些计算方法有问题?”
李淳风说道:“不错,《戊寅元历》对日月蚀屡报不准,下官上疏了几条修改意见,因此被圣人封为将仕郎。”
王远点点头,说道:“其实日蚀、月蚀只是一种自然现像而已,并非所谓的吉凶之兆,而其出现确实有规律,只是恰逢其会罢了。太上皇、陛下,微臣并无真凭实据,但过些时日,等微臣做出来天文望远镜,各位大家一观便知。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微臣就赞成提前或推迟大婚!”
李二问道:“何为天文望远镜?”
“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够看到一些天体的望远镜,以如今的技术,也只能略微看出月亮上的基本景像和金星等一些大体轮廓。”
“好!朕命你尽管去做!”李二顿时来了兴趣,他也想看看月亮之上是否有仙人,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