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水,悄无声息地流过,转眼到了贞观七年。
正月初一大朝会,李二身穿新式龙袍,披着大氅,端坐龙椅之上。
依然是老规矩,名部门、道、州报喜不报忧地汇报,房玄龄做了朝廷工作扱告,杜如晦做了总结,再接受了各部落及外邦使节的朝贡。
贞观六年间,党项羌族各部归附大唐的有三十余万人,各国使臣、部落首领以及去年大朝会未来的官员请求李二封禅,而朝中老人却缄口不言。
李二当场拒绝,说道:“朕气疾未瘉,登高恐增剧,诸卿不必再言!”
其实李二中暑的情况早就治好了,况且现在还是正月,李二只是以此为借口罢了。
但从李二的脸上能看出他的得意之色,并且还非常高兴,说了一堆夸奖汝南公主的话,最后赐婚汝南公主与长孙冲。
接下来几天王远除了上朝,便是到昆明池训练士兵,整个长安城都能感觉到一丝紧张的气氛。
正月十三,接到消息,高句丽经过大唐接回前随将士遗骸,今年开始准备修筑长城,标志着大唐与高句丽蜜月期的结束。
正月十四,朝廷接到飞鸽传书,遣倭使者高表仁在出海途中遭到海盗袭击。
李二大怒,于正月十五,玄武门举行阅兵仪式,参与的除了满朝文武、地方行政官员外,外国及部落国王、首领、酋长、使臣到场的也不计其数,另外还邀请了士农工商等各行各业的代表,以及士兵、百姓等各个英雄模范人物,甚至以长孙皇后为首的一些女眷也登上了城墙,成为阅兵现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做为阅兵的总指挥,灞国公王远,头戴迷彩钢盔,身穿迷彩服,身扎武装带,腰间别着一把左轮手枪,手上戴一副洁白如雪的手套,脸上戴着一副大墨镜,使人看不清相貌,又有一种神秘感。
用一句话概括,便是又飒、又酷、又帅,简直吊炸天!
引起城墙上的公主、郡主、县主、大家闺秀们的阵阵尖叫!
小玉米和小李治及一些小孩子更是喊的都破音了。
最先是李二穿着如袁大头一般的军装,在王远的陪同下,骑马从受阅军队前缓缓经过。
“勇士们好!”
“陛下好!”
声音震天响。
随后李二来到玄武门城楼上,身后是文武百官及各国国王、首领和使臣。
王远在城墙下行举手礼,大声喊道:“启奏陛下!受阅士兵准备完毕!请指示!”
“开始!”
各个方队,手持各种先进武器,依次从玄武门前经过,正步踢的整齐有力,口号喊的声震霄汉。
横刀、陌刀、长枪队列过后,弓箭手队、弩箭手队手持复合弓、复合弩依次走过。
随后是火绳枪、燧发枪,枪头上的刺刀明晃晃的,三段式劈枪杀气腾腾、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