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道行文,着唐州府命桐山大小官吏前去朗山县配合调查郑家一案。
不想,唐州府竟和上官推诿起来。
河南道抚台衙门不由大急,第二日,主管一路军政的经略使便亲自去了唐州府。
虽然唐州秦知府、尤推官等人帮桐山拖延了一两日,但面临上官亲至的压力,已逐渐有了扛不住的迹象。
二十七日。
神锐军已驻扎在桐山、朗山交界的界碑店两日。
整个桐山县既有来自上官的压力,又有大军压境的压力,一时颇有些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末世之相。
却不想,沉默了数日的桐山县,却以全县官吏名义在《今日头条》头版刊登一篇名‘告桐山全体百姓书’的文章。
‘。郑家遭灾,竟要马踏桐山?
敢问路府诸位大人,我桐山何辜,我桐山六万百姓何辜?
如今临府大军压境,狂言‘踏平桐山、鸡犬不留’!
桐山危机,只在须臾!
大齐之大,竟容不得我桐山百姓平静餐桌。
大齐之大,竟容不得我桐山士子一张书案。
大齐之大,竟容不得我桐山女子一方妆奁。
蔡州留守司郑乙,跋扈非常,目无法纪是其一罪。
强占良田,祸害乡里,是为二罪
强占女子青壮为奴,是为三罪。’
文章中段,列举了郑乙十宗罪。
文章最后,却又是典型的头条式质问:
‘郑乙私调军队,欲屠同胞,已形同谋反。
如此危局,既不见上官呵斥拦阻,又不见军士镇压剿灭!
我桐山既属大齐,便斗胆问上一句:今日之大齐,究是谁家天下?
泣血跪请圣天子一观,看此恶徒如何毁损社稷、屠戮生民。’
巳时。
已放松几日,只等桐山官吏自动入瓮的郑乙看到了此篇文章,当即失了最后一丝理智,拍案怒骂道:“桐山众小儿,老子与你们不死不休!来人,传我将令,速速整备,明日辰时,兵发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