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回回,这里头的信息,却是被早早摸清楚了。
永华成?
察觉到陈天目的心思,肖恩,忍了忍,还是提醒了一句。
“主任,这永华成背后关系甚多!”
言语中,就透露出一个意思:
这,永华成,在沪西根深蒂固,不能轻动。
想想看,也是。
寻常人,哪能够在沪西黑市这种地方做生意啊?
但是,这永华成,不仅能够光明正大的做生意,开设店铺,收纳车队,而且,就连走私都染指颇深,这里面,若是没有些人罩着,谁人能信呢?
只是,不知为何,他陈天目,就是想要试一试这永华成的水有多深!
“哼!先审审这永华成带回来的人,至于,这逃出去的军统特工,倒是便宜了李群那帮子人了!不过,也好,若是,他们。。。”
说到此次,陈天目戛然而止,露出莫名的眼神。
随意一笑,肖恩仿佛了解了其心意。
在这地界上,人家李群是地头蛇,找人,这东西,自然要靠人家。
但,话说回来,若是李群找不着人,那么,陈天目在日本人面前夸下的海口,到时候,就会成为李群的催命符了,届时,这差事,那不就得回来了吗?
~~~~~~~
法租界,宜兴面粉厂。
近代,洋务运动,倒是催生了一大批工厂。
其中,又以湖北,广东,山东,以及上海等地的工厂尤为兴盛。
若是单单就列沪市一地,近代有名的企业也是多如牛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
这些,在洋务运动下,诞生的企业,随着一声“大清亡了”之后,一部分,与时俱进,渐渐地演变成为了民国的企业,一部分,则慢慢的消亡了,一部分则是更改了主营方向。
就如,不少制造总局,慢慢的成为了面粉厂,纺织厂等民营企业。
出于优渥的地理位置,沪市的面粉和纺织历来就是民国之最。
自然,沪市不仅诞生了着名鼎鼎的荣氏面粉,也催生了一大批中小企业面粉厂。
只是,日本人以来,这些面粉厂的日子可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真是,大恩不言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