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崇祯上吊过程 > 第186章 吾皇万岁(第7页)

第186章 吾皇万岁(第7页)

回过神来,他连忙又单膝跪地回奏道:“末将谢陛下隆恩!”

学得一身本事,卖给帝王家,就是要搏个封妻荫子,最高的就是封爵了。

没想到主动进攻大胜关,策应朝廷主力的战事,竟然还能有这么大的好处在内,实在是意想不到。

崇祯皇帝笑着又把他扶了起来,然后对他说道:“朕给卿的任务本来只是烧掉贼军的船而已,卿不但完成的漂亮,立下了首功,而且还主动策应战事,拿下大胜关,打击了贼军的士气,甚至敢以少量之兵,就动脑子策反贼军来支援主战场。如此种种,朕相信没几个人能做到卿这样的积极主动。朕就算没有应承下这个大胜伯,也是要重赏你这样的臣子,以为他人之榜样!”

这个点评,确实把阎应元最为可贵的品德给点出来了。如果大明朝其他将领都能做到阎应元这样的话,大明朝压根就乱不起来。

虽然崇祯皇帝只是说了实话而已,可对阎应元来说,他的用心被皇帝知晓并为之赞赏,并且要以为他人之榜样,这便是知遇之恩了!

人生在世,一知己难求,更不用说,这个知己还是当今皇帝了。

阎应元本来就感激皇帝的越级提拔,此时听了,更是感动,便又是单膝跪下谢恩。

随后,崇祯皇帝又看看他身后的将领,也是点头,肯定了他们跟随阎应元立下的功劳。陶国祚以及李大忠等人听了,同样心中激动。

虽然阎应元已经给他们作了保证,只要他们敢随他杀敌就一定保他们没事,但是阎应元毕竟只是南京水师统领而已,锦衣卫要抓人,一样可以照抓。但是,如今是得到皇帝认可了,那心中的担心,便可以真正放下了。

想到这,他们不由得也是感激阎应元,如果不是听他的,那未必就能用这个功劳来证明自己是忠君报国之士,绝非那些谋逆之辈。

随后,阎应元这边,也被派去收拢俘虏。

等到中午时分,堵胤锡所领的第二梯队终于收拢俘虏收拢到核心战区,也就是崇祯皇帝这边来了。

他让手下人继续收拢,自己则赶过来见皇帝。

之前的时候,他是一直有担心的。毕竟贼军的数量实在太多了。但是如今胜负已分,能看出他明显轻松了不少。只是一见皇帝,在见礼之后就立刻恭贺皇帝道:“陛下,此战之下,江南又可定也,天下太平的日子,不远了!”

打了这么多年仗,以前是越打越乱,真得是乱世,结果皇帝亲自领军,连战连捷,如今更是打败了贼军主力,真得看到了天下太平的曙光了!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对堵胤锡说道:“接下来要看堵卿你了,各路官军追杀,估计也已经人疲马乏了,你得尽快送物资追上去。这里的俘虏也都要处理,这些天,有得卿忙了!”

堵胤锡听了,当即笑着说道:“微臣忙这些,高兴,再忙也高兴。”

因为这意味着胜利的果实很大,也意味着天下太平的期待更近了一分。

不过他说完这个之后,马上脸色又有点凝重起来,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这江南一定,朝廷大军一路向西光复各省,每一地都是战后收拾,其他不论,光是这粮食,怕是也要天文数字。如今还远未到粮食收获时候,如果后续粮草不继的话,怕是民乱难平啊!”

他是当过长沙知府,也在贼窝当过一阵子内应,知道贼军所过之处,压根就不事生产,农事之类全都废弃。李自成的地盘还好,左良玉的势力范围,真得是一团乱。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那民乱就安抚不下去,这是最大的经验教训来的。

因此,堵胤锡从看到如此之多的俘虏,就已经开始担心上了。

听到他的话,崇祯皇帝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点点头说道:“是啊,已经乱了这么多年了,趁着这个机会,一定要把粮食接上,不能再发生饥荒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四顾,看看到处都是人头,每个人头都是一张嘴,每天都要消耗粮食的。

不过对于粮食的问题,他在战前就已经有安排了。

看了一圈之后,他便对堵胤锡说道:“卿领军西进,给各路官军提供粮草辎重的同时,尽量安排各地补种农事,如果当地有大户有余粮的,就直接征用,朕给卿派一百锦衣卫亲军,由他们去办这事便成。具体怎么做,他们都知道。”

堵胤锡一听,有些疑惑,连忙问道:“陛下不领军追击了么?”

崇祯皇帝听了,摇摇头道:“朕得解决粮食问题,领直属标营往福建去一趟。”

如今大胜关之战大捷,这是足以改变天下大势的大捷,之前嚣张的贼军气焰一扫而空,有这个战果震慑,相信那个郑芝龙是有这个眼力了,哪怕他把老巢经营的再好,可只要在陆地上,崇祯皇帝都有信心收拾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