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李自成主力就是去攻打京师的,如今连他的一个偏师都难打,还要跑去勤王,岂不是送死么?
但是,作为朝廷官军,收到旨意勤王,如果却不去勤王的话,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因为那李自成就最是喜欢吞并其他人的势力,罗汝才,革左五营等等,指不定以后就会轮到他。
马进忠和惠登相一听,不由得哑口无言。
左良玉听了一愣,通篇下来,要挖皇陵,其实只是要引当今皇帝出南京城而已,并没有说真的挖啊?
黄澍一见左良玉的表情,就知道没提这事,连忙奏道:“殿下,如今世道,钱财不嫌多,什么事情都需要钱。既然决定挖皇陵,那就干脆假戏真做,也能为殿下以后的大事储备多一些本钱!”
先是投降李自成的白广恩所部南下助战白旺所部,让左良玉这边也知道了,皇帝竟然亲自领军跑去了宁武关救援周遇吉去了。
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
“三国之时,魏最强,而蜀吴次之,故蜀吴联盟以败曹魏,才得三分天下。以微臣之见,殿下也须如此考虑,方能有一席之地也!”
站在门口的亲卫听了,当即回应一声,正要上前押解两人时,却见堵胤锡开口说道:“如果本官为你做事,可否不要诬陷于本官?”
他的两个亲卫押着何腾蛟出了大殿,堵胤锡的面前,却是上了新的案几,然后摆上好酒好菜。
结果没想到,李自成手下的那个袁宗第,竟然不答应,继续要打他。还说这天下会是他们大顺国的了,左良玉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没其他路可走。
他的话还没说完,何腾蛟的脸色顿时涨得通红,厉声大喝道:“你敢?”
左良玉见了,他也一饮而尽。
如果勤王的军队多,李自成要吃败仗,那没说的,肯定会变成真勤王!如果没什么勤王军队,甚至说就算有勤王也被李自成打败了,那就拖到李自成攻下京师,皇帝都没了,那勤王个屁!
左良玉在说完之后,笑呵呵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道:“殿下之策,几乎是阳谋,就算明国皇帝知道也没用。如果不想做个不孝子孙,敢在眼皮底下让人挖他开国太祖的皇陵?”
不过,就算提了,估计也没人会信!这涉及到了皇帝个人武勇,更会颠覆左良玉等人的认知。
堵胤锡明白,这是要把他支开,不想让他听到接下来的事情。
左良玉听到儿子的话,转头看了他一眼,心中想着,这个儿子的耐心还是不够,有待磨练。要是不如意就杀,如何能壮大实力?
他见大殿内只有左良玉父子俩,便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于是,他开始忽悠他的手下,说皇帝不赦免他,要追究他的责任,那你们作为他左良玉的手下,肯定也跑不掉。跟着他,说不定有一天皇帝脑子清醒了,又会求到他头上,重新招安,就还是朝廷军队了。
他正在想着呢,就有坐得比较远的几个麾下将领站了起来说道:“殿下,万万不可,这是挖人祖坟结死仇的事!”
这人闻声看了左梦庚一眼并没有说话,而是转头看向左良玉,然后才说道:“殿下听听当今皇帝做的那些事儿,便知道我家主人是有诚意的。”
左良玉听了,心中其实是同意堵胤锡的说法,他也忌惮李自成的。
有一点,确实是事实,朝廷要他们卖命,却又发不出多少钱粮,到了后来,更是什么钱粮都没了,只是叫地方筹集,地方上谁给这个钱粮,到了之后,这些当兵的手里有刀,肚子饿了,自然就开抢了。
左良玉听了,当即解释道:“殿下之策也很简单,就是兵围南京之时,只要摆出架势挖皇陵,明国皇帝必定出城来攻。因此事先挖好陷阱,做好准备,则明国皇帝必死无疑!”
其他人听着他们的质疑,大都点头,认可他们的这个质疑。
于是,左良玉便想出了一招缓兵之计,当即郑重其事地拟定了一条如何赶往京师勤王的进军路线,跳过湖广总督何腾蛟,直接呈送御前,要皇帝批准他才领兵前去勤王。
此时,听到左良玉的话之后,他立刻提醒道:“殿下,太祖皇陵,那财富绝对无可比拟,可有约定,到时如何分成?”
当今皇帝几次打得李自成大军大败,后来李自成大军更是和建虏大军联合,结果又被当今皇帝给打败了。李自成仓惶跑回南方,建虏跑出关。
当时听说之后,一开始时左良玉所部的人都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