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的投降,他们的家小自然要抓。作为和吴三桂关系密切的这些汉人,也有很多人要求抓了血祭。听到风声的这些人,就赶紧来请罪,一直跪在外面。
多尔衮考虑了一会,忽然问多铎道:“祖大寿人呢?”
后院大堂内,一名仆人匆匆入内禀告道:“老爷,少爷他们回来了!”
祖可法也是跟着恨声说道:“都是该死的吴三桂害的,这事只能怪他!”
那少女在呜呜呜地哭,而少年的嗓子已经沙哑,但还在喊着忠于大清,和他爹势不两立的话。
多尔衮想到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抚那些战死将士的家属,特别是满洲族人的那些。这是大清的根本,不让他们释放下心中的悲愤,后面的事情就有些难办。
真要把汉人都杀了,那辽东就绝难繁华起来,大清的国力也就不可能强大起来。
孔四贞也是抬头盯着那快马,非常震惊地低声说道:“是神仙,是神仙来了么?”
不就是死人没有活人重要,把活人救回来,那些人就会对这个皇帝死心塌地效忠么?
代善和多铎等人,在大殿内的,几乎有一半人是因为尼堪驻守三屯营,才让他们逃过了明军的阻击,得以逃回辽东。此时,代善等人,自然不会反对,就由着多尔衮把留守三屯营的那些人,都越级追封。
多尔衮用手指着他们,大声喝道:“今日先以背叛者的家小,血祭大清的亡魂。等到他日,孤必亲领大军把他们抓回来,再祭奠大清的忠魂……”
“不!”多尔衮听了,便立刻对他说道,“祖大寿和吴三桂是舅甥关系,且祖大寿第二次降了我大清之后一直称病不肯效力,其心可诛。就让外面的那些人去拿了祖大寿,由他们亲自动手血祭祖大寿。如此,既能对得起那些战死的族人,也能让这些人明白,唯有他们这样真心为大清效力的,才能免死,像祖大寿这种,大清必杀!”
如果没有吴三桂领关宁军入侵辽东之事,那肯定没这些人什么事。但是,随着吴三桂领关宁军攻打辽东,杀了好多大清军民,又把海州和周边的粮田全都破坏,这就引发了大清上下的愤怒。
大堂内的躺椅上,躺着一个头发胡子都已经半白的老人,听到声音,便睁开眼睛,同时坐了起来。
原本的话,多尔衮靠着自己的实力和多铎等人的支持,和代善等人妥协后处理完善了内部的关系。但是,这次入关的损失巨大,已经让很多人对他不满,权力的更替很容易再次发生,影响大清的稳定。
孔有德和耿仲明自然是认得这些俘虏的,立刻记下这些俘虏在建虏中的官职和姓名等,然后写了信,由蓟辽总督黎玉田过目之后,立刻送往辽东,实施换人的事情。
很自然的,崇政殿内又吵成了一团,各种想法的都有。
祖大寿见了,便开口说道:“你们是孔有德的子女?省点力气吧,砍头是一定的。除非……”
这话一说出口,所有听到的人都震惊了。当然,这个震惊也是有所不同的。
总之,吵到最后,崇政殿内各抒己见的人,谁也没法说服谁;而黄马褂又来禀告,说皇宫外面请愿的人很多,彼此意见不同,都已经在皇宫外打起来了。
他自己很明白,他是不可能再见到当今皇帝了。
祖大寿听了,缓缓地站了起来,然后一个个地看过去,忽然说道:“你们还看不出来么,大清这么多年来的气运,已经到头了。以前的时候,大清何曾有过如此大败?”
府县的文官,都从京师抽调。衙门底层的人手,则安排这次战事中受伤不能再上阵厮杀的将士充任。
换谁不换谁的,有的是扯皮的时候,也可能会让明国厌烦,最终这个换人的事情,就很可能不了了之。
可是,要说不处罚的话,那些被关宁军祸害的满洲族人就不答应。吴三桂领军逃回去了,那就要这些原本是关宁军的人付出代价。并且他们都表示,汉人就没有可靠的,统统杀了都不为过。这种说法,也有非常多人的拥护。
祖大寿听到这话,看到自己儿子和其他一些刽子手已经走上台来,他便闭上了眼睛,然后才道:“除非神仙下凡来救我们!”
残暴的明军?
呵呵,祖大寿心中有点想笑,真得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没想到,临死之前竟然能听到用残暴两字来形容朝廷官军!
一路上,心中喜悦之级,但是又不敢表现出来,就怕被建虏找麻烦。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着能逃离辽东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