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崇祯上吊过程 > 第157章 特殊对待(第2页)

第157章 特殊对待(第2页)

不愧是周遇吉,一下就猜了个和崇祯皇帝一样的结论。

于是,他看着周遇吉赞许地点点头,然后才开口说道:“留在关内的建虏,大概是六万左右,他们不敢在关内多待,肯定也要急着回去救辽东!能尽量把他们留在关内,就尽量留在关内,如此便能沉重打击辽东建虏的实力。”

贺赞听到这里,便出列抱拳奏道:“陛下,在静海那边还有李贼大军,他们会如何,也不得不防啊!”

这个不用崇祯皇帝开口,周遇吉就回答他道:“建虏拔营而走,必然会让李贼惊疑不定。等到这边的败军逃回去之后,建虏又走了,那李贼绝对不敢再在京畿之地逗留!”

另外一个总兵魏师贞听了,便出列发表意见道:“陛下,不如柿子捡软得捏,一如这次一般,我们先灭了李贼再说?”

这一次定下的策略,就是先打实力更弱的李贼大军,然后再和建虏决战。虽然说,建虏最终逃跑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大捷。这样的胜利还是很吸引人的。因此,魏师贞便想着再来一回。

不过他这话才说完,周遇吉就摇头说道:“李贼大军在静海一带,要想围剿甚为不易,四处都能逃;甚至我军赶过去时,可能李贼大军已经逃了。建虏这边不同,我们就在昌平,可沿长城一线赶路,建虏又要从天津卫那边北归,因此要堵住建虏却是更容易一些。”

说到这里,他似乎想了下,便又马上补充道:“如果建虏真的从清水明月关出关的话,距离上应该比我们还要近。不过他们目前并不知晓情况,收到消息需要时间,做出决断也需要时间,拔营而走也需要时间,因此,我们应该是能来得及的。”

从昌平这边直接赶过去的话,大概有五六百里路远;而从天津卫那带赶去清水明月关,大概是四百来里。但是一如周遇吉所说,建虏那边消息有延误,还可能耽搁,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是完全有可能把剩下这支建虏军队堵在关内的。

不过周遇吉皱着眉头,显然是还有难题。这不,犹豫片刻之后,他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为今之计还有这俘虏怎么办?五万多的俘虏可不是小数,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看守。但建虏的战力也确实强,如果我们去伏击建虏,军队少了可能伤亡就会很大!”

朝廷官军出京师时是七万两千,经此一战,大概还有七万多点,如果留下兵力看守五万多贼军的话,至少要一万,分为两个五千轮流看押。

而建虏那边,大概兵力是六万左右。就这个兵力对比来说,其实是差不多的。周遇吉相信朝廷官军能赢,但是建虏毕竟是精锐,可能朝廷官军会损失惨重。

说完之后,他停顿了下又补充说道:“如果陛下按照以往一样,允许这些贼军从军,虽然我们兵力会多,但是时间肯定不会够。要编到各军中,需要时间。如果时间不够,会拖累原有军队的战力,还不如不用!”

这是有经验的将领才会知道的,他提出来这事,倒也不是说皇帝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他作为皇帝最信任的手下大将,有必要把他想到的注意点都说明下,这是他的责任。

崇祯皇帝听到他担心的是这个,当即微微一笑道:“既然按照原有的编法无法在短期内完成,那就不编了!”

说到这里,看到他似乎想说话,崇祯皇帝便又补充说道:“也无需派人看守!”

听到这话,中军帐内的这些将领顿时就不明白了,既不编进军队里,也不派人看守,难道是放这些流贼回家?这数量也太多了,肯定不能直接放了的,组织去屯田都好过放回去。

看到他们的神态,崇祯皇帝便知道他们误会了,便又对他们说道:“这支流贼军队基本上是成建制投降的,那就让他们依旧按照原有建制,随我们一起去打建虏便是!”

周遇吉等人听了,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多是诧异。

刚投降,就能原样帮着去打仗?还是要去和精锐的建虏大军打仗,不可能吧?

似乎以前的时候可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情,说不通吧?

一般而言,成建制投降的军队,那是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不管是普通军卒,就连军官都一样。这种军队,肯定不能马上打仗。最为稳妥的,就是抽调其中精锐的军卒,补充到现有军队中,且也只能少比例的补充,如此才算是合理利用降卒,也就是以前的做法!

说真的,皇帝说出这个话,没一个人觉得可以,不过就是没说话反对而已。

但是,崇祯皇帝这边,他说这个话,当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依据的。

李自成的这个军队,是刘宗敏、李过和高一功这些李自成嫡系所领的军队,其军卒的军事素质肯定是有的,这点不用怀疑。

只是这支军队要干缺德事,不得军心,士气就不高,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也是崇祯皇帝对李自成军队一直采取的策略影响,更是进一步打击了这支军队的军心士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