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周大彪一脸严肃地向崇祯皇帝奏道:“个中危险,末将皆是知晓,还请陛下放心,末将定然竭尽所能,精忠报国!”
对此,高氏同样想不明白,不过她态度还是很坚决地说道:“虽然我也对此有疑惑,不过谨慎一些总是对的,不反抗,便不会被杀。”
夜幕之下,太行山的南边,有一支军队在连夜赶路,火把照耀,犹如一条长长的火龙。
李自敬听了,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但是高氏却淡淡喝问道:“既无罪,为何反抗?”
看到李自成的脸色很不好看的样子,宋献策便又安慰道:“殿下,明国官军就算来了援军,应该也不会多。否则夺取雁门关之时,必然出兵代州。如今代州肯定有了防备,又是重兵把守,当不会有意外!”
“这岂不是说,朝廷官军来援军了?”
这时候,就听宋献策表情严肃地向李自成奏道:“殿下,雁门关失守,代州便会成为前线,当立刻增派援军,以保代州不失!”
正在这时,李自成的媳妇高氏闻讯,已经匆匆赶了过来,看到一群残兵败将放进了城门,便连忙问什么情况。
李自成心中想着,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然后沉声问道:“如此,接下来该如何打算?”
就见那些赶过来的人,一个个都是狼狈不堪,并且根本不成建制,就仿佛是逃命一样逃回来的一般。
但是高氏带来的人,却只是听高氏的,压根没有质疑,立刻拥下了城头。
周大彪一听,顿时脸色一变。
明天,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时间紧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按照周遇吉所说,代州这边是盆地,无险可守。如果有步军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进攻,要想攻下代州是没问题的。
也只有他能镇住这帮子老兄弟,他这一开口,中军帐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与此同时,雁门关守将朱三乐匆匆入内,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末将攻占了雁门关之后,并没有派兵前出代州,只是遵旨守住雁门关。”
本来的话,代州这个地方,刚好在雁门关之后,也能通宁武关这边,是他们后方屯粮的好地方。甚至还想着,他们很快就能进军大同、宣府一线,因此就连家小营都从太原迁到了代州,方便跟进。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东边的天空终于露出了一丝鱼肚白。
周大彪不擅打仗,却能巴结,李自敬既然是李自成的三弟,他自然是要凑一凑的,不过很显然,人家未必记得他。
忽然,有人用手一指西边,大声说道:“看,那边有人!”
就见城门里侧,两百多人都下了兵刃,全部被全副武装的军卒围了一圈。有三个人躺地上不见动弹,唯有鲜血在流。
看城外这些人的样子,该不会是从宁武关那边连夜跑回来的吧?
他们正想着嗯,那城外的人就已经在喊了:“……宁武关来援军了,都是精锐啊,突然反攻,我们大败,殿下都往南逃了……”
“……”
刘宗敏一听,顿时就骂开了:“他娘的周老贼,就知道他奸猾……”
但是此时,听说朝廷援军到了,不但是夺去了雁门关,而且主力应该是在宁武关那边,把李自成所部给打败,按照经验,也不是没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