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大宋稳定人心,肃清流言、坚定战意的最好宣传!
同时,臣还要请官家,为宇文虚中正名!”
此言一出,朝上众臣又是一阵哗然。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宇文虚中是谁。
知道的也是愣了一愣,才想起大宋曾经有个宇文虚中。
杨沅说到这里,眼睛却有点红了。
如果说岳将军是冤,那么这宇文虚中就是惨,实在是太惨了!
绍兴十六年,大宋谍探宇文虚中全家老幼百余口,于金国同日受火刑而死!
一百多口人被大火活活烧死,以至于浓烟滚滚,遮蔽了天日!
那一幕不能细想,只要代入进去仔细一想,杨沅就会全身战栗。
尤其可恨的是,宇文虚中一家百余口人,本来是不用死的。
他们,是被大宋送去金国的。
宇文虚中最初是出使金国时被扣留的,金人爱其文采卓然,让他留于金国任职。
宇文虚中没有采用士大夫们崇尚的“宁折不弯”的方式以死明志。
这……也是他后来被一些泥古不化者诟病的原因。
他答应了,而且很快和金国权贵打成了一团,最终渐渐混成了国师一般的角色。
在此期间,他暗中收拢北方忠义之士,建立情报网络,主动联络大宋谍探机构,向大宋传递金国的机密情报。
金军的几次重要军事行动,宋国这边都早就掌握,所以能够精确打击。
这使金国对宇文虚中产生了怀疑。
但宇文虚中此时结交了大量的金国权贵,在没有实据的情况下,自然不能治他的罪。
因此金国便用了一个办法,向宋国索要宇文虚中的家人。
宇文虚中的家人闻名后上书朝廷,拒绝北迁。
但秦桧怕因此惹得金人不快,影响两国的和平局面,因此把宇文虚中一家百余口人强行送去了金国。
三年后,宇文虚中全家百余口人受火刑而死。
杨沅激愤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着:“宇文虚中遭族诛,使我中原忠义之士悲愤欲绝。
一腔忠忱,从此不敢再寄于朝廷。臣请官家为宇文虚中正名,褒奖其忠义,以挽东北义士之心!”
赵瑗虽然之前已经见过奏本,此时听来仍然为之动容。
他沉声道:“宇文虚中之死,朕亦有所耳闻。但其死因,传言各有不同。
难道,他果真是我大宋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