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战不立下赫赫战功,以后还能有机会吗?
辛弃疾和虞允文立即去找杨沅请战。
杨沅一句话就把他们打发回去了。
“淮东战场,一切由吴将军说了算,本相不管。”
于是,辛弃疾和虞允文跟俩门神似的,又去堵吴挺了。
吴挺对于杨沅的信任,自然是感激涕零。
再说,虽然淮东战场上所有的军队都归他统帅,但是水军和陆军在他心里,还是不同的。
他自己就出身陆军,心里自然是更偏爱陆军多些。
现在水师抢了风头,他心里也不舒坦。
于是,吴挺便把两个门神请进帅帐,三个人密议了半天,虞充文和辛弃疾方才满意而归。
水师首战不利,令完颜亮大光其火。
看到狼狈而归的苏保衡,气的他真想一刀砍了这龟孙算了。
只是,到底是自己的心腹。
而且苏保衡算是金国这边少数擅长水战的将领了,以完颜亮现在的家底,也容不得他如此挥霍。
苏保衡是汉人,云中天成人(山西天镇)。
他的父亲曾是辽国大臣,辽亡于金后,苏保衡父子降了金国,仍受重用,曾任金国工部尚书。
后来,鉴于宋国对新金海上军援太过猖獗,完颜亮命其在通州组建水师,从此成为水师主要将领。
所以,完颜亮只是把苏保衡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贬官三级,让他去主持漕粮运输了。
别看完颜亮是要佯攻淮东,可他如何佯攻?
来此做做样子,便转道淮西?
那样宋国怎能上当?
他大军集结于淮东,是要正儿八经打上几仗的。
如此,才能让宋国确信他的主攻方向是淮东,并且随之调整兵力部署。
可是十余万战兵,数十万辅兵,哪怕是佯战,这过程中的粮草补给压力也是极大的。
因此,完颜亮让苏保衡去押运粮草,依旧是重用,显然还是有保他的意思。
苏保衡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因此感恩戴德,领命而去。
完颜亮把苏保衡打发走了,便亲自指挥大军,向当面驻扎的山阳县发起了猛烈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