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一般的利箭呼啸往来,及时顶在头顶的盾牌,护住了盾下战士的要害,但还是有很多双方士兵倒下。
西夏骑兵从两翼冲过来了。
然后,在两翼雪地上刚刚架置好的虎蹲炮,就把一打百余颗的鹌鹑蛋大小的铁砂打了出去。
这种霰弹炮的中程杀伤效果实在是太可怕了。
中之一枚,人马皆穿体如洞,血流如注。
“唰”地一声,面前便清空一片。
而西夏军的战马几乎从未听过在这么近的距离,发生如此巨大的声响。
马惊了!
火药投入战争使用的时间还不长,威力巨大、配比完美的黑火药此前更是从未现过。
偶尔有些金兵还受过宋军火器的洗礼,就是早期那种威力极小,全凭火焰和爆炸声响吓唬人的竹管突火枪。
就是个威力还不如“魔术弹”的小号焰火。
而西夏军,连那玩意儿都没见过。
就算偶有士兵见过,那些士兵也早就不在了。
西夏军的战士已经不知更新了多少代,他们和大宋从几十年前就不再接壤了。
先是几匹受惊的马乱跑乱窜嘶叫起来,很快就演变成了全军的互相挤蹭轧压。
时寒怎么可能放过这么难得的机会。
趁着西夏军的骑兵大乱,丧失了冲阵的威力,丧失了机动的优势,时寒果断下达了全军压上的命令。
一支失去阵形、互相冲撞踩踏的部队,面对一支队列整齐、长短兵器配合、远程兵种配合,还有战术配合的军队,便只能形成一面倒的被辗压的局面。
当宋军全军压上的时候,擅长冲阵的西夏骑兵人挤人,马挨马,简直就成了一个个的活靶子。
而且这种打法,使得宋军成功缴获了大量优质战马。
……
郭棣的右路军团就没有时寒那么幸运了。
这个军司的西夏军将领行事作风比较谨慎,他在后路也派了斥候。
虽然从道理上说,这已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所以在发现突如其来的宋军之后,这支西夏军团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
而且,这支西夏军团本身还处于整个大混战的外围区域,所以它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调整变阵。
前队变后队,战斗阵形的形成,每千骑一个箭矢状的冲锋突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