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押解俘虏的官兵们还是一脸惊讶地呆在那里。
他们当然听懂检阅使说什么了,可是不明白俘虏何来的“启衅闹事”。
官家可就在城楼上呢,这是不是检阅使的一项乱命呢?我们要不要听他的?
他们还在犹豫着,前边老兵队伍排尾的几个人,可是把杨沅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他们虽然也不明白杨沅为何会下此命令,但他们对杨沅却毫不怀疑。
因为,站在老兵队伍排尾的人当中,就有宋老爹、计老伯和老苟叔。
如果说他女婿第一遍高喊时,宋老爹还在犹豫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那么,当杨沅喊出第二遍的时候,他已大吼一声,猛虎出柙般冲了过来。
杨沅正在交手的可是一个百姓装扮的人。
一个百姓,为何要闯进献俘队伍和杨沅这位检阅使动手?
笨理儿合计,宋老爹也知道其中必有蹊跷。
所以,女婿让杀人,那他杀就是了。
心中有惑?
等杀完再让女婿给他解喽。
这个瘸子奔跑起来,快成了一阵风,冲到近前,毫不犹豫地就一刀砍了下来。
紧接着,计老伯和老苟叔就冲到了。
他们三个一动手,那些老兵“呼啦啦”地就跟了过来。
他们大部分也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他们相信同为老兵的宋老爹、计老伯和老苟叔。
这种战友之间的绝对信任,源于他们在战斗中养成的“敢于把性命托付给战友”,心无旁骛地应对当面之敌。
押送俘虏的新兵蛋子不曾经历过这种生死相依的磨砺,比起老兵这种默契和信任可就差远了。
他们还在一脸错愕,老兵们已经冲过来砍人了。
好在这些年轻的禁军士兵反应虽然慢了些,却也绝不至于拔出刀来向他们的老兵前辈出手。
老兵不死,唯有凋零。
尚未凋零,便仍可一战!
宋老爹飘忽一刀,杨沅当面之敌正被杨沅手中的鎏银宝刀晃得眼花,就被宋老爹一刀砍在了肩上。
“噗”地一声闷响,宋老爹砍在那金人肩上的一刀马上横着削去。
与此同时,宋老爹低喝:“沅儿,他是金人‘血浮屠!’”
宋老爹一刀砍下,为软甲所阻,马上就知道对方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