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想,几天后,弟弟回来了。
真凶既明,差役、泼皮或许还有鬼神都拉开大网搜查,没想凶手在钱唐一不熟悉地方、二无亲旧,却轻易地消失于茫茫人海,没留下一点儿踪迹。
数日过去,本以为已潜逃无踪,他竟再度现身,当街刺杀夜间巡狩的鬼使!
事后,坊间唤他“干尸解冤仇”,已然说明了这场刺杀以及刺杀者的结局。
但窟窿城却因之大为震怒,大动干戈。
缘何?
概因,用于行刺的武器是一根用黑狗血祭炼的棺材钉,而该鬼使的真身则是一具积年的僵尸。
一个稍有武艺的乡下土豪,何来这般见识与能耐?
恶鬼们搜取其魂魄,得之:
此人潜逃当夜,为一蒙面人所救,助他藏匿于某处,棺材钉亦是蒙面人所赠,且在藏身处得到棺材钉的非他一人,只是其他人临阵退缩,唯他无牵无挂罢了。
窟窿城当天突袭了藏身处,却是理所当然的人去楼空。
再看回棺材钉,祭炼手法虽老道,本身却并不稀奇。
竟没有一点有用线索。
案件也就不了了之。
此一事并非孤例。
新的解冤仇往往能很快销声匿迹,偶有再作案的,势必更加凶恶危险,手中或有精良兵刃,或有违禁的符箓、法器,这让他们的袭击对象,从某个恶霸、某个奸夫、某个放贷人,变作某个权贵、某个巫师,甚至某个鬼神。
鉴于“解冤仇之祸”愈演愈烈,某位全真出面劝说僧道大开方便之门庇护众生,诸寺观纷纷响应,暂停清规,腾出寮房,以便善信长期居留。
至于善信是何等人?那就各有说法了。
总之,许多豪富权贵干脆举家搬上寺观,来避开某些动辄灭人满门的凶徒,同时,也让某些意图冒险一搏的人解了后顾之忧。
富人能辗转腾挪,穷人却鲜少选择的余地。
什么“解冤仇”、“窟窿城”,都不是最紧要的,脖子上勒得最紧的是日益上涨的物价。
钱唐固然富庶,却非是人人有钱,只是商业兴旺,活计多,肯卖把力气,总能养活家小,但各方花销也多,鲜少能攒下积蓄。
而今市面萧条活计减少,各路奸商又囤积居奇炒高物价,生活难免艰辛。
前文说过,钱唐人喜好结社,报团取暖。日子难熬的今天,各种结社便如雨后春笋在贫民中疯长丛生。
牛六就加入了其中之一。
他们一伙鬼杀人嫁祸后,胆战心惊在富贵坊躲了几天,正值解冤仇声势大起,没人在乎一小小食秽鬼的生死,倒教他们逃过一劫。
后来为了生计,也为打消怀疑,又干起了老活计。
新任的食秽鬼不同于前任,不再强抽伙食费,用几个烂面馍馍抵事,搁以往,牛六能磕上几百个响头,可而今物价飞涨,那几个铜子儿反倒不如一个烂面馍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