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把我吓一大跳。”
李明清安慰她:“闺女防身的东西多着呢,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
“你这么说的话我稍微放心一点了。”
除夕夜。
鞭炮声不绝于耳。
看得出来村里确实挣钱了,鞭炮放的比往年多。
团圆时刻,李家人坐在一起闲聊。
李明清在家,村里有不少人陆陆续续的过来串门。
主要是来找他指点迷津的。
特别是李向军和李明福两人,就未来村子的发展方向提出疑问。
因为李明清,两人在镇上混的很好。
各个村子的干部都和他们请教问题,想带动村子赶上李家村。
但两人也说不出所以然,点子不是他们想的。
“咱村子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最靠谱的。乡亲们拿手,操作起来容易。最开始我也不能保证肯定赚钱,好在结果是好的。”
李明清虚心说道。
李向军:“我们干了二十多年农活也没想到这层,还是眼界的问题。”
“只是一时没想到罢了。”
“不不不,村里人不论各个年龄都没想到”,李明福自省。
但解决方法和点子不是自省就能想到的。
没这个意识一切白搭。
李向军拿出一沓钱:“明清,乡亲们的一点心意。”
“这是干啥啊,这钱我要是收了那我成啥人了,赶紧还给乡亲们,肯定有个别乡亲不愿意,我可不想挨这个骂。”
李明清快速拒绝。
他说的是客观事实。给钱大家都高兴,但往外拿钱就难受了。
收这些钱肯定不顺利,要不然也不会今晚上才送过来。
“这是你应得的,一点小心意,没别的意思。”
“心意我收下,钱你俩赶紧送回去。要不然咱仨得被人骂一晚上,真正的从年底骂到年初。”
看李明清态度坚决两人也没再继续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