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但项家和杜家的经书未免太厚了。
两家经历是相似的,只不过项家是儿媳妇,杜家是亲闺女。
都不是省油的灯。
李明清去医院,拿出银针,熟练地扎了几针。
项母很快清醒了。
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项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
项义愧疚道:“妈,不关周宁的事。您千万别生气上火,对身体不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是要气死我啊,我再和你重申一遍,周宁我绝对不会她进门,早点死了娶她的心。”
项正附和道:“对,妈说的对。”
“妈,我——”
“不要再说了,我早就和你说过这门亲事我不同意。
经过这件事,证明我的决定非常的正确。
要是周宁嫁进项家,她娘会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你也别和我说她是她,她娘是她娘,母女俩看起来再不像但实际上会有特别多相似的一面。
毕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生活在一起。
是亲母女。
潜移默化中做事和想法基本没什么不同。”
项母作为过来人语重心长的说道。
她可不忍心自家儿子受苦。
谈对象是一回事,过日子又是一回事。
现在几天见一面当然觉得难舍难分,哪儿哪儿都好。
但过日子天天在一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不顺心的时候。
这时一个人的底色就会显露出来。
周宁娘如此泼辣不讲理,周宁大概率也会如此。
她不想项义把日子过得鸡飞狗跳,满腹沉郁。
李明清听了这话非常的赞同。
过来人的生活智慧,该听还是得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