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员下去之后,也不是一个人去做事的,除了一块跟着过去的各村老油子之外。
周边十里八乡的赤脚医生,也在用人的范围之内。
采山或是进山采药,以及后续的种植,多半都不是一个村子可以办了的。
这也是李胜利想要的结果,一座药山,几个村子,或是十几个、几十个村子合伙,才是最好管理的。
单打一,时间久了难免内耗的。
村子一多,首先就得分出一个主次,再加上后续的建厂,也要分个亲疏。
这样内耗就在村子之间了,而不是村子跟他李胜利之间。
做这事之前,李胜利也是有过通盘考量的。
药山的收益,他一样看不到眼里,但道地二字,对中医大传承而言,却是必不可缺的。
后世,虽说化肥农药种植出来的中药也能用,但药效有几何?
又有几多人枉死在不道地的药材之手,就很难说的清楚了。
有效成分论,差不多也是后世中医们,不得不做出的退让。
不退不成啊!
农药加化肥,再加只管产量不管天时的药材采收,药性该乱的都乱了。
不依着有效成分开方,万一吃死了人,也是打不尽的官司。
就跟如今的李胜利,用成药多半都用同仁堂的一样。
李鬼手那年月,即便是同仁堂的药,也不定跟医书上的药性相同的。
好在当初的李鬼手玩的是骨科,真要是学了内科,怕也是个四不像。
待在下面不想回传承班的学员,也不是一下都涌过来的,而是一批批来的。
教完了一批,李胜利就让各村的老油子,带上一个民兵,带上万把块活动资金,就各自归乡了。
这也就是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了。
如李胜利这边差不多,最近城里的子弟们,也纷纷活跃了起来。
之前一些待在沙龙里悲风伤秋的货色,也开始频繁的进城、出城。
这也就是早知三日事了,因为停了西南跟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之后,这边的态度就很明显了。
风停雨歇之后,国内外的日常通信也在恢复之中,许多事,最早得到消息的,永远是一部分人。
看风色,看的也不是人家嘴上说什么,而是在做什么。
对多数人而言,风停雨歇就是风停雨歇了,但各地前后的脱节,也是极为明显的。
有脱节的地方,就意味着有间隙,许多子弟出城,兴许就不是他们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