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专治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说什么就是什么,才是真正吓人的名号。
“那就得了!
那话儿怎么说的来着?
他们越着急,就越是说明,咱们捅他们软肋上了。
您擎好吧,这把我要不把他们烤的外焦里嫩,就算我老李这些年的饭白吃了。”
正经谈事,唠成了江湖磕,李胜利跟李怀德,都知道这是没办法了。
压力不仅杜老爹那边有,李怀德这边也是四面楚歌的样子。
要说没压力,只有李胜利这边是没压力的,因为他不管做事,只管着出主意。
中医大传承的压力,也不在他的身上,而是在山上那批垂垂老矣的名老中医们身上。
他要做的无非就是说几句狠话,再下几个通知,不做事自然就是没压力的。
如果有压力,只有跟领导治病那段时间,李胜利身上的压力绝大,而且还以失败告终。
如今的李胜利也想明白了,以后他也就出出主意了,做实事还是选人顶在前面好了,不然自己亲力亲为,不仅身心俱疲,而且还伤神。
“就是这话了。
轧钢厂的新生产线,老杜那边说了,无非设备在轧钢厂库里,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入夏之前,新线投产,就是要求了。
还有就是轧钢厂的三辆车,我要改改型了,顺时而动么!
我在太平庄那边弄了个电机厂,轧钢厂这边的马达、电机,能不能交给那边,技术应该跟马店集的轴承厂差不多吧?”
听到新线跟电机厂,李怀德这边也是一挑眉,这就涉及到实务了。
李怀德也发现了,轧钢厂上的项目越多,他越是不可被替代。
马店集那边轴承厂的产品,都是他一个人操作的,装货是马店集那边出的人手,轧钢厂上下知道这事儿的,也就不多的几个人,而且还是不怎么清楚的。
唯一清楚的就是研究员郑佩兰了,即便是杜鹏也没参与到轴承厂的实务中去。
“就缺电机跟马达呢!
各地电机厂,也都是些大老爷,订单供不应求。
人有正经的车厂,给提供运输车辆,也瞧不上咱这个不起眼的轧钢厂。
正好,我手里有电机厂全套的上游,我还想着轧钢厂新上电机项目呢!
要是跟轴承厂的精密轴承一样,我还有电机厂的下游。
他们卡咱的脖子,咱就断他们的活路。
胜利,你这电机厂,最好能造的也精密一些,要是能跟国外机床一样,弄出小型高功率电机。
只要产量足够,我一年挤死八个电机厂。”
开新线,对李怀德而言问题不大,跟杜老爹、李胜利说的一样,无非设备都在轧钢厂的仓库里。
上面因为归属的原因,至今也没下什么正经的通知,搁置也不过是口头通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