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看要如何破题?“
章直道:“下官不知。”
章越转头看向章直,责道:“你都是已是宰相,胸中怎可无方略?陛下若金殿问起如何?”
章直憨笑地道:“我萧规曹随便是!反正粮不够便从他处调粮!不改其制!”
章直这耍无赖的口吻,令章越有些想到当初南浦溪家中小楼里,自己教章直读书时一般。
章越看着一眼外头飘落雪花,对章直道:“调粮是不够的,我还记得在嘉佑六年制科考试时的做题答案。”
“当时的制策题目所云,田野虽辟,民多无聊。边境虽安,兵不得撤。利已入浚,浮费弥广。”
“吾云之,第一人口加增,至道时天下户数为七百七十三万户,而皇佑时已是一千五十三万户,整整多了三分之一,所以人均的田地反而少了,这是其一。”
“第二个原因是天下之民,聚而不均。“
“吴越地少人多,湖广则地广人稀,去狭就宽。”
“荆襄地区多土官少流官,生民熟民分治。”
章直闻言道:“三叔的意思,是开发湖广,以长江上游囤粮济下游!”
章越点点头,他想到当年制科时。
当时章越还很年轻,他还在制策中支持了宰相兼三司的方案,事实上王安石就是这么办。
相反章越为宰相却是放得颇宽,本来历史上元丰改制户部右曹(原司农寺)是归于宰相直属,但章越则还给了户部。当然这也是看在黄履面上,他与蔡确都是章越相识于寒微时。
这么多年的共事,黄履也没少朝章越拍桌子,但黄履也帮章越在关键时刻顶了不少的雷,亲兄弟的交情也不过如此了。
章越当时在制策中认为,就是国家确实‘利已入浚’了。
当时宋朝立国百年了,经济上几乎没有什么增量,要维持下去只能从存量上下手,这样就很艰难了。
所以章越认为朝廷必须进一步的集权,为日后进行资源上的分配。所以才有了王安石变法。
要怎么破除‘利已入浚’的问题?
章越记得,有人某某朝代Gdp占据全球多少多少?这是很扯蛋的事。
好比一个人养羊,最后自己吃了,不能算入GDP中。
因为gdp是最终商品价格,而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大部分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只有你养了羊卖给别人换了钱财才算Gdp。Gdp就是一个社会分工,一个交易。我养羊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为了卖给别人,最后换了钱财,这才叫社会分工。
最后这头羊被卖掉加工成羊肉,羊肉卖掉又被制作成涮羊肉,涮羊肉又被卖到火锅店里变成羊肉火锅,最后你用美团点了一个羊肉火锅的外卖。
从羊到羊肉到涮羊肉到羊肉火锅到羊肉火锅外卖,这每一步都是参与了社会分工,都有人从中赚取了财富,而羊肉火锅外卖的价钱才是最终的Gdp。
参与交易环节的社会分工步骤越多,越能创造财富。
听到这里章直有些不解问道:“如此朝廷怎么从中赚取财富呢?”
却见章越对章直道:“你去那用手取一块羊肉来!”
章直去用手取了羊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