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元璋入乾之后,一路上真可谓是顺风顺水。
曾经大乾之中最大的一路反王肖平安,在本身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面对朱元璋也被打的连战连败。
甚至,就连已经跟随了肖平安多年的田虎,也在不久之前背弃了肖平安,带领三万兵马以及两座城池,投靠了朱元璋。
故而,最近这一两年的时间,南边的大乾的局势,那可谓是一天一个变化。
而在大乾内部的局势不断变化之下,姜朝雨不可避免的是要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转移回大乾内部的。
毕竟,对于姜朝雨来说,大乾才是他的基本盘,北面的原大苍故地,只不过是他来占便宜的地方,他是不可能为了占点便宜而直接放弃了自己的基本盘的。
这一点,对于大汉来说,这个时候开启对于赵宋的战事同样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种种的外部条件之下,都成为了大汉在伐炎之战后就立即开启伐宋之战的直接原因。
而为了伐宋之战,大汉三路出兵,作为最中间那一路的薛仁贵,在冯异带着五万中央禁卫军归去之后,这一路的兵马数量足足达到了十五万。
北路的常遇春,他这一路兵马是最多的一路,虎贲军、烈鲸军加起来,再加上又从河北道以及燕南道各自调动了一半的府军,兵马数量足足高达三十万。
毕竟,薛仁贵这一路,前面是有一个凉关堵着的。
对于这样的天下险关所在的地方,自然不会成为大汉主要的突破方向。
相比之下,从河东道跨河进入河西道,从这条路出兵的话,相比从凉关方向突破,就要简单的多。
而且,赵宋所掌握的几道之中,只有一个河西道,是最为富庶的地方。
剩下的三个道,都是在原大苍十八道之中,算是比较贫瘠的道。
如果能够拿下河西道的话,对于赵宋的打击是最为直接的,将会直接把赵宋的国力几乎腰斩。
至于南边的那一路,李靖的兵马数量同样不少。
蛮熊军与飞羽军加起来,其兵马的数量足足高达二十万。
尤其是这二十万兵马之中,还有飞羽军这么一支纯骑兵的军团。
可以说,三路兵马之中,李靖这一路兵马看起来不是兵力最多的一路,但却是实际上战力最强的一路。
而这三路兵马加起来之后,伐宋之战,大汉足足动用了六十五万的兵马。
这个出兵数量,看起来相比伐炎之战似乎还要少一些。
但实际上,岳飞的兵马,其实完全是充当于伐宋之战的预备役作为准备的。
岳飞手中的兵马,除了铁狮军之外,名义上还下辖着那十二万镇南军,以及被各兵团挑剩下的大炎俘虏。
这个数量加起来,足足高达四十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