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在93年拍一部扑一部,公司都扑没了,已经没人请他拍戏了,94年挂空挡。
但是杨叶把他找回来,他立刻满血复活,化身大导演,仿佛从来没有扑街过。
请演员的时候,无论咖位大小,没一个拒绝、推迟的,都是想办法空出档期来配合他。
就连在美国拍戏的梁家挥,也硬是抽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回香港客串了一波。
这些年,杨叶已经给人们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
只要是杨叶主导的电影,第一不差钱,第二票房爆。
赚钱又扬名,大家都抢着拍,傻子才会拒绝。
……
进入八月,《黑客帝国已经在世界各地的边边角角上映完毕,累计票房5亿美元。
这是他继《终结者2、《终结者3之后,第三部全球票房破五亿美元的电影。
这么多年的口碑不断累积,让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打破了人种的界限。
像《功夫这种比较东方意象的片子,原时空周星池拍出来只有1亿美元票房,杨叶拍出来就有3。8亿美元。
除了片子出得早,这个年代特效还没有泛滥,给人的新鲜感足之外,他超强的票房号召力自然也是重要的因素。
《黑客帝国在动作上延续了《功夫的华丽风格。
又加入科幻元素,不仅视觉效果更加华丽,还紧扣时代脉搏,讨论人们最关心的计算机问题。
在电影的内核上,又融合了世界各地的哲学元素,看起来非常有内涵。
内外兼修,各方面都极为优秀,终于使得三部曲在首部就突破了五亿大关。
此时,《头条日报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了七十万份,达到了原时空那份《头条日报的高度。
但现在是九十年代,网络还没有大规模铺开,人们对报纸的需求量远超千禧年之后,所以它还在不断上涨。
有人预测,它有可能成为香港第一份发行量突破一百万份的报纸。
而1995年,香港人口也才600万。
手持这么一份发行量碾压级的报纸,自然可以做很多事,比如现在就在给《孤胆特工带流量。
这个年代宣传电影嘛,有钱的就上电视,弄街头海报,各种硬广强推,狠狠砸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八月上映的《霹雳火就是这么玩的。
没钱的就在报纸上打点小广告,之前那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这么玩的。
杨叶把《头条日报当微博来用,《孤胆特工宣传,上映期间,每天都会登点内幕、絮,影评,就如同在上热搜。
他还亲自下场,在《头条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孤胆特工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