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记载还真不是编的。
刘季搞掉的余孽太多,到最后楚人眼看再无翻身的余地,报复不了始皇帝,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报复刘季。
史学界虽然短暂地争议过刘季的死因,但在后来出土了一份记载了刘季功勋的秘密文献之后,就再无人质疑官方记录的真假了。
史学家们:秦朝有事是真记啊,还以为他们粉饰太平呢。
吃瓜乐子人:没意思,散了散了。
如今,刘季的遗孀和遗孤就在都城咸阳定居。
一个住在城中的宅邸里,整日与其余妾侍投投壶摸摸牌,好不惬意。
另一个暂且住在宫中,跟随出生晚的皇孙们、以及出生早的皇曾孙们一同进学。偶尔会应父亲老友们邀请出去游玩,不一定是萧何曹参,也有樊哙等几个老兄弟。
今日刘恒就是去樊哙府上做客了。
扶苏和儿子聊完了始皇帝寿宴的事情,刘恒正巧也回宫。
他平日住在太子宫中,所以回宫自然要先回这里。若太孙在,就会过来拜见一番。
太子宫说是太子宫,现在已经快成太孙宫了。
扶苏原是一年里大半时间会去父亲那头蹭住,后来儿子成婚之后,他就干脆直接搬去了乾元宫。
毕竟总不好让他和儿媳妇住一个宫室。
始皇起初提议的是单给孙子分个隔壁的宫殿,但扶苏认为太过折腾。反正他也不怎么回去住,让给儿子好了,桥松都在里头住惯了,没必要挪窝。
尤其是现在挪了,等日后他从太孙晋升为太子,不还要搬回来?大可不必。
始皇帝想想往后的皇帝也不一定还会再立太孙,确实没必要单弄个太孙宫出来。等他们有需要再说吧,爱子确实是住他隔壁更方便他盯梢一些。
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总叫人不放心。
十三岁的少年刘恒从殿外入内,意外地发现太子殿下竟然也在。他不卑不亢地行了个礼,一看就是教养极好的贵族公子。
扶苏很喜欢这个晚辈。
没办法,家里两个臭小子都子不类父,反倒是这个他捎带手养大的孩子和他有几分相似。
刘恒从小就是个芝麻馅汤圆,表面看起来白净乖巧,内里却是黑的。坑人的时候神似太子扶苏,就连始皇都爱多看他两眼。
可惜,刘恒只是白切黑,没有学到老秦家那种无耻的本性。
而扶苏早年还仔细装过好人,这些年越发随心所欲了。始皇看刘恒也只是在他身上找点太子年轻时候的影子,但刘恒自小就乖巧安静,不像扶苏幼时那么调皮,其实也不太像。
扶苏笑吟吟地招呼刘恒过来:
“你最近在与太孙的嫡长子一同进学,他学得如何了?()”
刘恒倒不像旁人那样生怕回错了话,态度很自然地答道:
最近不曾考试,不知他学得如何。()”
刘恒和扶苏的嫡长孙差不多同龄,因而直接给对方当了伴读。两人都不是笨的,互相学习,形成了良性竞争,各有进步。
扶苏又问了几句学业上的事情,就放孩子离开了。
桥松倒是想起来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