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他不会重蹈朱允炆的覆辙吧?”
任小天好笑道:“老刘你是不是弄错了?
朱允炆比刘启可要晚上将近两千年呢。
他俩谁重蹈谁的覆辙啊?
说不定朱允炆会这么做还是参考了刘启的做法呢。
至于刘启为什么没直接削刘濞的封地,这点我也不知道了。
一会他过来了之后你自己亲自问他吧。
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
与被逼起兵的朱棣不同,那就是刘濞早就做好造反的准备了。
无论刘启削藩还是不削藩,他最后都还是要起兵的。
只不过刘启突然削藩,正好给了刘濞联络其他盟友的机会。”
刘邦点点头:“小天你继续说吧,把他们造反的事前前后后都给我说清楚。”
“在刘启着手削藩之后,刘濞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因为削藩肯定会引起其他藩王强烈的不满,正是他拉拢盟友的好时机。
于是他派出使者先是找上了被削封地的楚王、赵王和胶西王。
三人正因为封地被削而恼怒不已,刘濞派人联络正中他们的下怀。
与三人约定好之后,刘濞又先后联络上了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刘肥的儿子,不是刘濞死的那个儿子)、胶东王刘雄渠三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这样刘濞仍旧放心不下,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约定共同起事。
最后七王联合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同时起兵造反了,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军队零零散散的加起来共有近五十万大军。
大汉中央军虽然也有数十万之多,但是大部分都在北方防御匈奴。
真正可以用来平叛的也就不足十万人而已。”
刘邦虽然已经知道刘启最终平叛成功,但是听到这么大的兵力差距仍旧是紧张的咽了口口水。
随即他惊喜的想到在这么大的兵力差距下刘启仍旧能够平叛成功,难道自己这个孙子也是个不世出的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