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菜不要。”
市里的小鸡炖蘑菇,做的再怎么好,也不如在林场用土灶、走地土鸡和野生榛蘑炖的好吃。
“锅包肉,红烧排骨。”
东三省一直都是统一称呼,都要快作为一个单位的原因,也不只是都在山海关之外,环境和习惯各方面都很相似,也是重要一个原因。
就是各省的居民口味也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细节上会有一些区别。
“这俩菜不错,要了。”
“猪肉粉条,熘肉段,溜肥肠。”
“猪肉粉条来一个吧,有什么素菜没有……”
“大哥,这些差不多了,够咱们吃了。”兴杰在一旁提醒道。
顾兆成想了一下东北的菜量,两个人要吃四个硬菜,确实有难度,就是两个人正长身体的年轻小伙,也干不了四盘肉:
“猪肉炖粉条算了,来一个干煸菜花,一个豆角烧茄子。”
对于林区来说,这个季节的蔬菜,也算是少见。
就以老顾家的条件来说,不会常去买价格高的大棚蔬菜吃。
吃最多的就是易储存的土豆,白菜,萝卜,和一些干豆角,茄子之类的干菜。
“大哥,这点的有点多了。”
“多啥多,这也不多,你看你这段时间瘦的。”
动脑子也一直是一件消耗挺大的事。
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用脑过多的人,怎么吃也长不胖。
“我也没瘦什么,就是穿的没之前多,看着瘦了。”
兴杰勉强解释道。
“兴杰啊,大哥给你买了一套习题,还给你带了一些奶粉饼干,你晚上要学习的话,饿的时候就吃一下。”…。
顾兆成没有勉强兴杰一定要胖。
这是爹妈会强调在意的事,顾兆成就是说到了,提醒一下,不会一直操这份心。
兴杰比顾兆成只小一岁,而且已经是一个成年人,思想也很独立,顾兆成没法当兴杰是孩子,只能是一个弟弟。
到了高考最后一点时间,学生瘦一点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不付出点什么,怎么能闯过独木桥。
“大哥,让你费心了,你到城里来培训,还跑过来看我。”“这不算什么,我也是来了,就过来看看你,也不是特意从林场赶来的。你最近和妈联系了没有?”
两个人等菜上来的时候,一直这么客气,也挺难受,顾兆成挑起了话题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