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工可能还会舍不得铁饭碗,但是临时工,真就没有那么留恋。
“真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刘洪昌暗自叹道,没想到自己要带六子走,会引起二食堂这么大的人心浮动。
还是这个年代人心已经浮躁,没有之前的时候安分。…。
“我还没有想好做什么,但是外面到处是机会,但不管是谁出去博一博,就有机会,有成功的可能,总比在这里永远千篇一律的好。”
刘洪昌还是善意的对食堂这些人劝了一句。
二食堂里面十几号人,也就苏猴进了社会,还比较容易生存。
其他人都没什么职业技能,就算这些人有一些饭店的工作经验。
但饭店的服务员,永远青睐的都是年轻漂亮的小姑娘。
这些在二食堂摸鱼惯了的大姐们,到了社会上真没什么竞争力。
刘洪昌还是鼓励这些人,能自觉离开二食堂,自谋一条生活的。
虽然这个年代已经很卷,外面都是无业青年。
岗位稀缺,尤其是各个效益好的大国企岗位稀缺。
但是创业的条件还可以,随便做一些小生意,其实都有机会赚钱。
如果赶上大规模的下岗潮,就是小生意,也会内卷。
这些人在二食堂安稳的话,确实还可以安逸个几年。
但是过几年,这些人把二食堂干黄了之后再离开,会更不适合在社会上生存。
“洪昌,你说我要是离开二食堂的话,做点什么好啊?”
“宋姐,要做什么,就看你愿意做什么了,这年代不管是做什么,都能做出一番成绩。”
对于这些同事以后想做什么,刘洪昌就不做具体的干涉了。
干涉了之后,以后难免要担责。
大家只是同事关系,刘洪昌可不愿意,一直为这些人做保姆。
和姚国发摊牌了之后,刘洪昌在二食堂就更自由了许多。
摸鱼就摸的更彻底了一点,时不时就带着六子一起请假。
就算不请假,两个人也趁着空闲时不时的出去。
两个人也不要食堂奖金,也就只等饭点的一点时间,回来掌掌勺,随时都准备着走人。
经过半个月的考察,两个人定下了,想要收购的工厂。
市里的一家印刷厂,接不到订单,已经干不不去,厂房不错,位置挺好,占地十几亩,有七八个生产车间,一栋办公楼,也位于市中心,刘洪昌准备接手过来。
有这一片厂区,刘洪昌就不怕这家工厂经营不好。
有这一块地皮在,最后肯定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