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收养乞丐、残疾者和孤寡老人的福田院,有施医给药的安济坊和惠民药局,有负责安葬的漏泽园,有专业收养遗婴弃儿的举子仓、慈幼局和婴儿局。有负责灾荒救济的广惠仓、常平仓。
老赵家皇帝的仁义,也不是只存在于口头上。
也不只是因为厚待了读书人,读书人掌握着话语权,帮着赵家的皇帝吹捧。
大周朝的慈善机构,是要比之前所有的朝代,都要规模更大更完善。
赵家皇帝愿意官办这些慈善机构,对百姓仁善的态度可以看的出来。
但具体在地方上能实行成什么样子,就要看地方的财政,和官员的具体操作了。
“盛判,北面的城墙,前一段时间下雨垮了一段,需要修葺,要拨付一批钱粮。。。”
“盛判,湘军那边还需要再拨付一些物资钱粮。”
管理财政的事情,还是挺让人头疼的,徐州经济其实已经算不差。
但是州衙需要管理的事物太多,财政还远不到,辖区内所有的需求,都够满足的程度。
虽然事情可以按着轻重缓急,慢慢的办理。
但是州衙相关的事物,都关乎着民生,看着哪样都不是那么好拖后的事情。
盛长柏在徐州还想要花一波大钱,看着自己管理的库房,钱,粮,各种物资,越来越少。
盛长柏的清闲日子,也就越来越坐不住了。
财政不够的情况,只有两种措施,开源和节流。
节流的事情盛长柏正在做,已经在尽量精简,但是很明显很多的地方都精简不下去。
最妥当的办法,还是开源,政府想要开源,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收税。
增加田税,是从农民手里扣钱。
盛长柏刚在夏税的时候,让农民轻松好过了一点,当然是不可能是增加田税。
杂税也是一时的办法,但和田税还是一样,是从最穷的平民,农民手里扣钱,盛长柏也不能干。
能动一动脑子,也就只有商税有一些前途。
为了繁荣经济,也不能直接在税率上面想办法。
只能靠着增加经济总量的办法,增加税收。
盛长柏打击盗匪,地痞恶霸黑社会,都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商税收入增加需要时间,一时也带不来太多的收入。
官府的第二个收入来源,就是各种官办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