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被她看得一肚子火,又是尴尬又是恼怒,却又不好发作。瞥见云娆安然坐在旁边,原想把这烫手山芋丢过去,想到这儿媳如今有诰命在身,又不像孙氏恭顺体贴,万一跟着薛氏驳斥于她,岂不是更加丢脸?
心里如此迟疑着,竟是一时语塞。
旁边绣凳上,云娆却悄然抬起了眼睛。
如意堂里婆媳妯娌言语争锋的事,她向来不爱掺和,方才她问安后坐在绣凳上,原本是在琢磨昨儿贺染说过的掌纹。
直到薛氏提及潘姨娘,她才留了意。
此刻那边眼看着要陷入僵局,范氏绝不可能亲自去请一个妾室,云娆倒是有些意动,想往潘姨娘住的庄子走一趟。
倒不是她想替范氏解围,而是潘姨娘身为裴砚的生母,云娆嫁进来这么久却还不曾见过,多少有些好奇。况且夫妻俩虽商定了和离,裴砚待她却很不错,如今裴砚在外征战,她牵挂他的安危却无能为力,若能替裴砚探望照看潘姨娘,也算能尽份心。
不管潘姨娘做何打算,去看看总归是好的。
至于事儿能不能成,就看潘姨娘了。
遂起身向范氏道:“不如让儿媳去吧?”
范氏没想到她竟会主动站出来,便似抓住了救命稻草,忙道:“对对对,还是你去更好些。毕竟是老二的屋里人,夫妻俩一条心,只怕潘姨娘还能听进去几句。”
对面薛氏瞧着她那如蒙救星的神情,脸上不掩蔑笑。
事情也就此议定,由云娆出面去潘姨娘住的三水庄探探意思,看她愿不愿回府来住。
第36章投缘觉得她不像个需要依附于人的妾侍……
三水庄在京城西边八十里处。
这样远的路程,若要当天往返未免过于仓促。且若真能说动潘姨娘回侯府来住,难免得帮着收拾随身物件,少不得在那里留住两宿。
常妈妈昨晚就让人收拾了行囊,今早搬上随行的马车,怕绿溪她们年少不晓事,便早早地用了午饭,亲自跟随云娆前往。
晴日高照,树影婆娑,两辆马车驶出侯府,云娆身边带着青霭和绿溪,常妈妈则坐在后头那辆马车,留金墨守在枕峦春馆。
街市上摊贩往来,热闹如旧。
出城之后却冷清了不少。
鹿岭的事震动朝野,这时节虽仍暑热难耐,却鲜少再有高门贵户去京郊避暑纳凉。且近来京畿巡逻盘查得严密,别说是摊贩商人,就连寻常行客都比往年少了许多,连累那些做行客生意的食店都门可罗雀起来。
贺峻稳稳驱着车,口中感叹,“作孽哦!”
青霭原本挑着小半边帘子看风景的,闻言道:“谁作孽了?”
贺峻努嘴,往左前方指了指。
这条官道是京西的要道,修得阔敞整洁,通往京西的许多要紧去处。沿此道往前走一阵再拐向左边的岔路,便是通往鹿岭的方向。
青霭从前也曾跟云娆到那附近游览过,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小声聊起来。
里头云娆打着盹没太留意,绿溪却笑嘻嘻凑到耳边,低声道:“青霭这妮子,什么时候跟贺大哥这么熟了?”
云娆听出她的打趣,瞥了眼沉浸在风景和闲聊中的青霭,也自抿嘴笑了笑。
这俩小丫鬟都是陪她长大的,性格却稍有不同,绿溪嘴甜心细,却又性子内敛容易害羞,青霭则开朗外向得多。云娆每尝去书肆等处,多是把青霭带在身边,谈价钱商量事儿都更利索些。
倒没发现她跟贺峻已这般熟络。
主仆俩相视一笑,都没插嘴,只眯了眼,就着徐徐暖风听他俩闲聊,不知不觉困意袭来,便相互倚靠着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