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尚存,此心未死!”
那一夜,应天府无数百姓彻夜难眠。
不仅仅是应天府,整个帝国,都被这场战斗所震撼!
许多本就蠢蠢欲动的地方豪绅,看到这幅画后,毅然决定出资支援北疆!
许多还在观望的军阀与地方守将,看到画卷后,纷纷向朝廷上书:
“臣愿率军北上,护我大夏!”
甚至一些以往对国家漠不关心的百姓,如今也开始自发行动——
“我虽然不能上战场,但我可以织布、制甲、送粮!”
这一天,帝国上下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团结。
这种情绪,已经不只是封建臣民对皇帝的忠诚,而是更深层的东西——民族的觉醒!
这是大夏的国家认同第一次真正凝聚!
回到战场的柳若雨,看着城外依旧硝烟弥漫,忽然意识到,她的画,并不只是单纯的记录历史,而是在塑造历史!
战争可以毁灭一个国家,但战争也能让一个国家在烈火中重生。
她忽然想起,自己曾无数次在宫廷中描绘帝王的威严,在太平盛世里记录那些纸醉金迷的浮华。
可此刻,她终于明白——
“画的真正价值,不是美,而是真实。”
她轻轻看向刘鹭,微微一笑:“皇上,臣妾想留在这里,画完这场战争。”
刘鹭侧头看她,眸色深邃,轻轻点头。
“画吧,朕给你时间。”
“画出大夏的战士,画出我们的信仰。”
“让整个天下的人,都看见我们。”
战地画师·一幅画,震动天下!
大宁的战火依旧燃烧,炮火仍在咆哮,刘鹭的身影依旧矗立在战场之上,而柳若雨,她的画笔,正在为这场战争赋予不朽的灵魂。
她在大夏长大,学的是传统宫廷画风,工笔画、山水画,每一笔都蕴含着精致的线条与细腻的色彩,也曾在现代世界学习过西洋绘画,素描、透视、油彩、新闻速写……看过现代的战争记录,见过新闻摄影的震撼冲击,读过那些用影像记录历史的报纸与杂志。
此刻,柳若雨在大夏,站在最前线,她知道,必须画出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画的不仅仅是战争,而是人民的信仰!
柳若雨过去的画,总是以帝王、将军、英雄为主体,站在权力的巅峰,凝视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