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失去了浩然之心,那又如何?
赵元自己坚信,自己的性格虽说不符合人们心中的圣人。
但唯有勇猛果敢、不拘小节之辈,方才能真正护卫得了这方国度。
想到此,赵元手中的丹青剑也开始欢呼雀跃起来,似乎和其内心共鸣了一般。
……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虽说天子之位空缺。
但学宫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逐渐流往各地,填补了大量的官员空缺之后,也并不太需要一个皇帝在上。
他们自己身为各地的父母官,便能将自己的地盘打理的极好。
当今宰相更是赵元亲自教导出来的门徒,不断配合监司行事。
使得天下逐渐变得清明。
恍惚之间,赵元亦是觉得,这天子的位置不如就此作废。
但就当他提出了这个建议之后,包括李弘毅在内的诸人,皆是反对。
同为一个国度,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
而是一个主心骨。
赵元听闻此言,在和几位学宫大儒商量了一番后。
决意扶持蔡宁睿的小女登基。
此乃是开天辟地的头等大事,虽说此前史书上也有记载过女帝。
但受人扶持上位,却还是头一次。
此时,女帝三十多岁,为学宫所出弟子,并育有三子。
蔡宁睿死后,赵元还是选择了保全其名声,只称是有刺客,现已伏法。
女帝因在学宫七年,对于治理一个郡县或许能够心应手得。
但治理起一个国家,却还是太难了。
她在登基前的数月,便看到李弘毅批阅奏折似乎无比轻松。
但到了自己这里,每一个问题都让她头疼万分,她也只能不断请教老师。
就这样持续了数年时间。
但赵元的心魔已是越发严重。
他的本意,和浩然心已然在体内分化成了两个阵营。
一件事情,都会有两个想法同时产生。
而现在,赵元的实力已经是远超一般的阳神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