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军工科技杂志 > 四千三百八十八章 接过探索的接力棒(第1页)

四千三百八十八章 接过探索的接力棒(第1页)

两次轨道修正精准执行后,飞船成功被月球引力捕获,进入预定环月轨道。主屏幕上,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清晰可见,知海科考站的银白色舱体如同沙漠中的珍珠,静静等待着航天员的到来——三个月前,“星尘”和“云絮”正是从这里踏上归途,如今,人类即将接过探索的接力棒。

月面着陆前8小时,指挥中心启动最后的着陆准备程序。飞船下降舱与轨道舱分离,下降舱底部的避障相机开始工作,实时传输月面地形数据。“吴总,下降舱的着陆缓冲系统已完成预热,缓冲器的液压压力稳定在12MPa,采用的是猕猴返回舱的改良型缓冲结构,能吸收90%的着陆冲击力。”机械师汇报时,屏幕上弹出缓冲器的三维模型,多层蜂窝结构与液压阻尼器的组合,是应对月面崎岖地形的核心设计。

着陆倒计时10分钟,下降舱开始减速,高度从100km降至10km,速度从1。68kms降至300ms。“高度5km,速度150ms,避障相机正常,发现预定着陆点附近有一个直径30米的小型陨石坑,是否调整着陆位置?”航天员李锐的声音透过通讯系统传来,带着一丝紧张。

吴浩立刻调出预定着陆点的地形数据,这是猕猴任务期间科考站机械臂测绘的高精度地图:“向东北方向偏移50米,避开陨石坑!调整下降角度至15°,增大缓冲器的受力面积。”他顿了顿,补充道,“相信避障系统,也相信我们的地形数据,之前‘星尘’的生物舱着陆时,就是靠这套系统避开了岩石区。”

下降舱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在月面上方1km处悬停,避障相机快速扫描地形,确认着陆点无障碍物后,开始垂直下降。高度500米、100米、50米……速度从10ms降至2ms,最后10米时,缓冲器提前启动,液压杆缓慢压缩。

“着陆冲击!”通讯系统中传来短暂的杂音,随后是李锐激动的声音:“指挥中心,行者二号已成功着陆知海区域!着陆姿态稳定,舱内压力正常!”

指挥中心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工作人员们互相拥抱、击掌,有人举着国旗挥舞,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吴浩站在主屏幕前,看着下降舱稳稳停在月面的画面——银白色的舱体半埋在灰色月壤中,周围扬起的月尘如同轻纱,缓缓落下。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这一刻,所有的疲惫、焦虑都化为难以言喻的激动。

“吴总,航天员状态良好,生命体征与地面时一致!”生物监测岗位的工程师哽咽着汇报,屏幕上的航天员生理数据曲线平稳得如同在地面训练。

1小时后,舱门开启的画面传至指挥中心。李锐穿着白色舱外航天服,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步,银色的靴子踩在月壤上,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这是东大人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距离猕猴“星尘”和“云絮”踏上月面,仅过去11个月。

“指挥中心,这里是月球知海!”李锐的声音透过通讯系统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我们已安全着陆,月面环境与模拟训练一致,感谢所有地面团队的付出!”

吴浩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蓝天,仿佛能看到38万公里外的月球。他想起建木九号发射时的忐忑,想起猕猴驻留期间的水质波动,想起燃料加注时的泄漏险情,想起无数个通宵达旦的技术攻关——所有的坚持与付出,都在这一刻有了圆满的答案。

“余总,通知各部门,启动月面驻留保障程序,密切监测航天员的生命体征和科考站的设备状态。”吴浩转过身,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月面着陆只是开始,接下来的15天,还有月壤采样、科考站扩展、生命保障系统验证等任务,我们不能松懈。”

主屏幕上,三名航天员正围绕着陆舱展开工作,他们的身影在灰色月壤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远处的知海科考站已启动对接程序,机械臂正缓缓伸出,准备迎接来自地球的“新居民”。而在地球的生物医疗实验室里,“星尘”和“云絮”似乎感受到了什么,正趴在观察窗前,望着天空的方向。

吴浩知道,这场跨越地月的探索之旅,终于翻开了最璀璨的一页。从动物试验到载人登月,从技术攻关到成功着陆,每一步都凝聚着东大航天人的智慧与汗水。而未来,还有更远的星辰大海在等待——月球基地建设、火星探测、深空旅行……心月狐指挥中心的灯光,将继续照亮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书写更多属于东大的太空传奇。

航天员李锐在月面留下第一串足迹后,并未停下脚步。他背着25kg的生命保障背包,沿着避障相机标记的路线,向500米外的知海科考站缓步移动——月面重力仅为地球的16,每一步都需要刻意控制力度,避免因惯性过大摔倒。指挥中心主屏幕上,他的实时心率稳定在110次分,背包内的氧气余量显示92%,这些数据通过微波传输,每0。8秒更新一次,延迟恰好是地月距离的信号传输时间。

“吴总,科考站对接舱门的密封压力出现0。2kPa的偏差!”测控岗位突然汇报,屏幕上的舱门参数图中,红色预警线边缘闪烁着微弱的黄色光点,“初步判断是月球昼夜温差导致的舱门形变,科考站处于月球白天,舱门温度从-180℃骤升至35℃,金属密封圈出现微小膨胀。”

吴浩立刻调出科考站的结构图纸,指尖停在密封圈的材质标注处——氟橡胶材质,正是猕猴任务期间验证过的低温耐受材料,但月面极端温差的影响比地面模拟更显著。“让李锐用特制硅基润滑脂涂抹密封圈外侧,同时启动舱门的加热补偿程序,将密封圈温度稳定在25℃,消除膨胀应力。”他顿了顿,补充道,“润滑脂的用量控制在0。5gcm,之前猕猴返回舱对接时,过量润滑脂导致过密封堵塞,这个细节不能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