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小时,最多能坚持10个小时,在这种恐怖的火力打击面前,不是靠增加些人数,就能够成倍的延长防守时间的。
甚至说人多反而不利于长期防守,因为我们需要修建更多,用于住宿和储藏食物的地方,以及更多的避难所。
这都会大大的增加工兵部队的工作量,从而导致施工的时间延长,所以我内心更希望负责防守的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不是去追求数量”。
蛟龙突击队的徐队长,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后,便重新坐回了原来的位置上,等待着领导下一步的询问。
“好的,我们知道了,李宁同志,你认为蛟龙突击队的防线,在未来的现代化,体系化,海空一体化的攻击中,能存活下来多久?
我希望您能提供一个中肯的数据,不要给蛟龙突击队留面子,当然,也不用给海军陆战队留面子,更不用给我们的海军留面子。
现在越是顾及颜面,等到战时付出的代价就越大,我不希望未来的战士们,因为我们今天的错误判断,而付出血的代价”。
一位李宁没见过的大校拍着桌子说道,其实不仅他没见过,参会的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
所以对他的底细了解的也不多,之前讨论的时候,也特意的避开他。
毕竟双方都不很熟悉,万一在交谈时不小心错了话,触及到了对方的雷点上,那今天的会议可就要僵住了。
但如今看这语气就知道,他更愿意听一些实事求是的东西,而不是为了追求好看,好听而忽略事实。
“首长,你这有点难为我了吧!你就光给了我蛟龙突击队的布防情况,进攻方的情况可没跟我说呢。
如果他们就几艘船,把海军开吊车的,做饭的,修汽轮机的,都算是也不过两三百人,估计才刚刚登陆就得被对面给团灭了,您看我说的对吗?”
对于李宁的反驳,数名领导顿时嘴角猛的一抽,好吧,是他们将信息提供的少了。
“陆战人员按一个海军陆战营来算,加一艘两栖登陆舰,以高卢鸡最近准备搞的那个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为例。
再搭配上两个护卫舰,一个专门负责对地的火力支援舰,你觉得这个编制怎么样?如果觉得不够的话可以再加”。
“够了,不过您能说一下是多少年之后的部队,以及是哪个国家的部队,虽然大家都称之为海军,但实力差距可谓是一个天一个地”。
“10年之后,以鹰酱为例〞。
一位比李宁高一级的上校军官说道,说话的同时,他还让人将投影屏上的照片换成了海岛的俯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