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制定的诉讼策略,是罪轻辩护,本就没打算质证,而且这些证据也没有可以质疑和驳倒的可能。
可偏偏杨俊卿来了个当庭拒绝认罪的骚操作,搞得他很尴尬。
质证吧,没有切入角度。
不质证吧,好像也不太合适。
想来想去,王明浩只能来了个万基金说辞。
“认可证据的真实性,关联系,合法性,不认可证据的证明力度。”
接着便进入法庭辩论环节。
王明浩依旧是磕磕绊绊。
提前准备的诉讼策略因为杨俊卿的自作主张,全部报废。
只能靠临场发挥。
但是很显然,他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他玩儿这种花活。
就好像老师上课,有的老师每节课都要提前备课。
而有的老师,别说不需要备课了,他们甚至都不需要带课本教案。
你随便说个东西,他都能瞬间脱口而出这内容在哪本书第几页第几行。
这你能比么?
像王明浩,就是还停留在需要备课的阶段,提前做了一番准备,结果到了公开课的时候,却被临时通知要更换课程内容,换成从来没有准备过的内容。
可不就当场抓瞎。
没办法,只能顺着杨俊卿之前的说法,硬着头皮道:
“我方当事人的视频中,从头到尾并未提到过自诉人的名字。”
“也就是说,这个案件当中并不存在明确具体的被害人。”
“诽谤罪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可本案中并不存在被侵犯的对象。”
“因此不能认定我方当事人成立诽谤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别说,这还真可以算一个不错的辩护角度。
王明浩心里还有着一些侥幸心理。
结果话音刚落,张伟便冷笑一声起身说道:“反对!”
“视频中确实没有出现我方当事人的名字,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告人就没有侵犯我方当事人的权益。”
“影射型侵犯言论了解一下?”
“视频中提到的‘某网红’具有显着性和对应性,达到了锁定唯一主体的程度,也就是说,根据视频内容,可以明确具体与我方当事人的个人特征要素对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