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一面命人去各地筹集粮草,挨家挨户催粮,一面派人暗中查询太平军的粮草暗道。
可等来等去没等来好消息,反而等来了更坏的消息,这个消息也让左宗棠正式拉开他与李鸿章撕逼的开始。
。。。。。。。
1864年初。
苏南大地上大雪融化,可依旧冷飕飕的,那寒风刺骨像刀子刮过一样,苏州城上站岗的淮军士兵哆哆嗦嗦的,冷得咬牙切齿。
“”这天儿真冷呀“”
等会儿换班喝点酒去,前几日,我在一个酒庄抢了几坛上好的女儿红,等会儿咱们去干了它“”
两名士兵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苏州城战火刚刚熄灭,万物复苏,此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由远处传来。
这是马蹄声,急促的马蹄声。
城门楼上的淮军士兵远远眺望,只见一名背上背着传令旗帜的传令兵策马疾驰而来,边跑边朝城门楼上的士兵高喊:
“”京师急报,八百里加急,速速开门“”
苏州大门随即被打开,传令兵策马贯穿而入。
这名传令兵从北京过来的,他很快见到了江苏巡抚李鸿章,将圣旨交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打开一看倒吸一口凉气,原来这圣旨前半段是赞扬李鸿章拿下苏州,而后半段却是调令。
也就是说朝廷的调令。
原来朝廷对曾国藩,曾国荃,两兄弟迟迟拿不下南京深感不满,正好这时李鸿章刚刚打下苏州。
所以朝廷想让李鸿章带领他的淮军帮助左宗棠攻打南京城。
说穿了朝廷是着急,他着急剿灭太平天国。
跟李鸿章拿着这个圣旨,感觉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这不是让我得罪我老师吗?这事儿做不得“”
(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
可他的幕僚却分为几种不同的意见,有的人主张:
“”是朝廷让大帅您去打南京,又不是大帅您自己主动去打南京,咱们怕啥?“”
“”咱们手中有大炮,用大炮轰击南京,破城是分分秒秒的事情,这么大个功劳,可遇不可求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