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当地狱伞兵和攻坚排已经完成登陆作战后,多恩会让义军同盟的士兵跟随辅助军搭乘载具前往地表,负责驻守着陆区和等待策应。
又或者,当某处工事、城镇即将被攻破时,多恩会让他们协同各部执行扫荡任务。
多恩深知,义军同盟的士兵们需要一种归属感,而他的安排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护这些怀有信念的义士之余,还能够让他们在人类帝国的统合大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对于莫思马、奥加纳这类义军同盟的高层,多恩并不准备进行过多的交涉。
他认为,这些高层是能够看清现有的局势,也能够读懂人类帝国的观点。
他们的合作更多是基于现实的考量,而非情感的驱使。
只要在统合战争期间,这些高层背后所代表的行星、星域不会出现什么岔子,多恩便不会过多干涉他们的行动。
当然,如果这些高层还能为人类帝国提供便利,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除此之外
多恩可不单想要“纯粹的防守”。
他的思绪早已越过眼前的战略布局,落在了银河帝国的首都——
位于核心区域的科洛桑上。
这颗星球不仅是银河帝国的政治中心,更是整个银河系的心脏。
根据情报部提供的详细资料,科洛桑在行星直径、重力、环境等数据上,几乎与主宇宙的地球无异。
甚至,《星球大战》的人类也诞生自科洛桑,这使得这颗星球成为了该宇宙的人类文明的摇篮。
然而,与“蔚蓝”地球不同的是,科洛桑早已“面目全非”。
从太空中望去,科洛桑不再是一颗充满生机与自然的星球,而是一颗被金属与光芒包裹的行星。
在阳光的照射下,科洛桑的表面呈现出一种冷冽的银色质感,如同巨大的金属球体悬浮在宇宙中。
这种景象不仅象征着科洛桑的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达,更意味着它的自然环境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森林、平原、海洋。
这些曾经构成科洛桑美丽景观的自然元素,早已被极其繁华的大型都市所取代。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科洛桑的地表被无数超·巨构建筑所覆盖,这些建筑直抵天际,像是一座座钢铁山峰,将整个星球包裹得极为严实。
交通网络纵横交错,不仅连接着星球的各个角落,甚至延伸至“上下”空间,形成了一张复杂而庞大的立体交通网。
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科洛桑的真正地表却早已无法用肉眼窥探。
巨构建筑之间的缝隙下方,似乎延展至永无天日的黑暗阴影之中。
那里,曾经的自然景观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钢铁与混凝土。
科洛桑的居民们生活在这些巨构建筑的内部,就等同被困在钢铁迷宫中的蚂蚁,早已忘记了真正的天空与大地是什么模样。
而最为“骇人”的一点是,科洛桑这颗星球上的人口多达1万亿,这与现阶段的人类帝国总人口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