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也有多种头,箭头、尖头、扁头、圆头啥的,这玩意也不是通货,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找人做一个。
等探针砸到硬物的时候,会上配重,就是套在探针上面的大铁块子,提起来半米左右,然后自然下落,用一下又一下地锤击来穿破地层。
当然,高手从来不带配重,带一把羊角锤啥都够用了。
前几年我有个朋友在街边碰到三锤砸钉子的游戏,他靠这手艺,得到了一对姐妹的芳心。
说回探针,正常来讲,没有人可以通过探针能判断出下面是什么朝代的墓,又或是墓主的身份,只能判断出墓的大小轮廓。
下一步得用洛阳铲,根据土层变化来,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墓葬的大概年代。
对于高手来说,洛阳铲的主要作用是判断墓是否被盗,毕竟盗墓贼都喜欢在券顶打盗洞。
如果在券顶上面发现乱七八糟的土,又或者是红梅烟盒,那这个墓基本上不用费力气打盗洞了。
那一晚,我们用探针确定了刘安墓的范围,规模很大,同时,我也知道了包爽为啥甘愿说出来这个墓了。
打破夯土层后,有三米左右的软土层,再往下,又是很厚的一层夯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触感令人绝望,应该是墓中灌满了淤泥或者沉淀土,怪不得包爽他们把这个墓说出来了,挖这个墓,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确定了墓的范围,我立马给姚师爷打电话。
可能是太晚了,姚师爷又玩起了老套路,接电话后不说话。
“师爷,找到刘安墓了。”
“被盗了吗?”
“刚用探针试过了,墓中都是淤泥,还没下铲。”
“把准吗?”
“没有太大的出入,历史也能支撑刘安墓在这。”
电话那边传来了打火机的声音,姚师爷哼声道:“别管谁的墓,在这块,是个大墓就行。”
“你过来吗?”
姚师爷问我墓的数据,大小、埋深啥的,我一一回答,他反问:“想好怎么挖了吗?”
“师爷,这个墓,恐怕要挖几个月,墓在农田里面,盖大棚,然后挖棚内垂钓园或者挖坑做小龙虾的繁育基地,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得先整大棚。”
“行,我明天去找你。”
我害怕姚师爷不来,根本没敢提包爽和我们在一起的事情。
次日晚上,姚师爷来了,他没有带川娃子和赵悟空,而是带来了一个我不认识的人。
此人四十多岁,申字脸,不苟言笑,左边脸颊有一颗很大的黑痣,上面带着一根长毛,看起来就十分精明的样子。
姚师爷让我们称呼那个人老周,我们打了声招呼,老周不仅没笑,脸上的表情都没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