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户籍制度。”
“给村中每一个人,做一张身份证。”
众人不解,纷纷抬头看向大东家。
汤师爷问:“老爷,何为身份证?”
赵英男解释道:“身份证,顾名思义,就是证明每个人身份的证件。”
“类似于腰牌。”
“腰牌你们总知道吧?”
众人点点头。
镇上的胡大人,就有一块腰牌,上面写着富平县衙,胡一飞,青牛镇巡检等字样。
赵英男继续说:“给村里的每个人都做一张身份证,也就是腰牌。”
“身份证上要有身份证号,也就是编号。”
“要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户籍地,年龄,主要家庭成员,所在部门等信息。”
“而且,这些信息都得登记在册,方便查验。”
“以后这身份证,就是村民出入桃花村的凭证。”
“村中有婚丧嫁娶,小孩出生的,也要及时到衙门变更户籍信息。”
“发放或者收回身份证等。”
……
赵英男提出的户籍理念太过玄乎,有人提出疑问,他又仔细讲解一遍。
花了一个时辰,才把户籍制度敲定。
说白了,管理户籍类似于朝廷的户部,但毕竟只是一个村,哪里敢起”户部“这样的称呼。
赵英男直接取名,户籍管理处。
从村衙门拨十个人当差即可。
这样低调一些。
另外,按照老赵的要求,户籍还分为两种。
桃花村户籍和外人常驻户籍。
加入桃花村的,用铁质身份证,大概有巴掌大小。
那些个没加入桃花村的,来此务工,做生意,逢年过节还回去的,用木质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