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又听说,这个姓赵的,与小儿有嫌隙。
千万莫要被他坏了大事。
……
官差搬来一个小圆凳,不是那种豪华椅子。
只是一个小木凳。
就这,在场还只有赵英男有呢。
大牛,小黑,黄莺,包括刘知府,都在边上站着。
“先生,你的大作本王仔细研读数次。”
“虽觉得先生的想法天马行空,但细看,又觉得十分可行。”
“只是文章篇幅有限,许多地方,本王不怎么明白。”
“还请先生赐教。”
赵英男闻言,松了口气,想必是王爷想了解自己提出的那些建议。
一千个字确实有限,细节处不能一一细说。
赵英男拱手行礼,谦虚道:“王爷,先生称呼,草民实不敢当。”
“如果王爷对那些计策感兴趣的话。”
“草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凉王抚掌大笑:“如此甚好。”
“先生,请教我,何为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又如何能解决流民问题?”
这就开始了?
赵英男思索片刻,也不避讳在场其他人。
本来就是搞经济建设的建议,又不是打仗,没什么好隐瞒的。
顶多就是被刘知府抄袭创意。
但如果他真的能将这些计策执行下去,或者献给朝廷,只要能造福百姓,老赵不介意他冒名顶替。
当即解释道:
“以工代赈,顾名思义,就是给灾民工作,以代替直接发粮食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