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兄弟任小组长,分别带九个组员,一组十人。
其中,二狗子年纪最小,才十五岁,为了防止大人不听话,给他安排的都是十五六岁的组员。
八个组集中起来,统一由铁柱大叔操练,统一分配干活。
现在距春耕还有一段时间。
暂定任务是,每天上午,每组上山砍柴,打猎,挖野菜。
毕竟,近一百个人吃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省点是点。
每天下午,统一由铁柱大叔带领,在操场拉练。
每天晚上,吃完饭,各回各家。
不过在练兵之前,还得再搞个更大的操场,村里大把地,赵村长随便圈了一块,一群人上去一顿休整,操场不就有了?
还得建一个更大的厨房,一百号人吃饭呢,老赵的院子是不够的。
赵村长又随便指指点点,一个可以容纳上百人的食堂,就建成了。
其实,就是几个茅屋。
小燕任后勤组长,掌管粮草,伙食。
李寡妇和其它三人,则听令负责做饭,洗碗刷锅。
古代农村的女人,干起活来,不输男子。
不过,五个人做一百个人的饭,还是太累了。
赵英男让小燕到村里再找几个相熟的人。
不一会,就带回来十个嫂嫂婶婶,在管饭还给钱的诱惑下,嫂嫂婶婶们都热情高涨。
这下,后勤部就有十五个人了。
人多点也好,做好饭,还可以做衣服。
赵英男准备统一制服,给每个人都做一套衣服。
安排好任务后,每个部门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行起来。
关于工钱,赵英男决定。
大牛,小燕,八个兄弟,每人每天十文。
其余人一律五文。
铁柱大叔的工钱,赵英男没说。
他觉得铁柱大叔不在意这个,再说,和未来老丈人谈钱不显得俗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