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在追求效率]
[但极致效率的背后,是极致的计算和努力]
成丞拿着大喇叭道:“OK,这场戏过了,拍下一组戏。”
后采。
贝雷帽:
“一部电影大概有110场戏,600~800个镜头,每个镜头的平均长度约为3~5秒,主流的商业类型片镜头数量大概在1500~2000个之间,而节奏更快、特效更多的电影,如《梦里的人》,全片有3000多个镜头。
而我们的《生化危机》,有140场戏,2600个镜头。这是什么概念?
平摊到15天,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完成10场戏的拍摄,并处理高达170个镜头。
片场如何调度?上一场戏与下一场戏之间如何衔接?如何做到两场戏间隔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还有人员、道具、设备等等问题,这都需要事先制定详细周密的拍摄计划。
一般我们在拍摄一场戏的时候,有三场戏在准备。
你只要进了组,你就别想休息。”
片场,一个平头老哥接受了采访。
右下角有对它的标注:道具组长
拍戏也有突发事件的,临时突然要个东西,临时增加个东西,很正常的,那怎么办?那就要弄啊,我这个人不喜欢糊弄,要做就是扎扎实实做好。”
【第一次看纪录片看了那么久】
【跟在导演后面的都是一群扎扎实实做事的人】
另一个扎辫子女的也接受了采访。
[贾毓毓——《生化危机》,制片主任]
画外音:“你跟成导多久了?”
贾毓毓:“从《孤注一掷》时,我就跟成导了,我是跟成导最早的一批人,像是张子杰、颜苟儿、齐昊、姜君,我都见证了他们成名的过程。”
画外音:“你觉得成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贾毓毓:“他对你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把事做好,因为他是一个特别要求效率的人,要求团队协作,特别要求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我们就是他外延出来的手,帮他把这些事完成,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画外音:“你们这个部门主要是做什么呢?”
贾毓毓:“我们从头到尾做的都是管理和协调,制片组其实是一个被动服务部门,让整个剧组能够好好的运转,满足我们的创意部门,那我们的工作怎么样才能开始呢?就是我们的创意部门必须要把一些东西要确定,他们确定了之后,我们根据这些东西做预算,做计划,做配套的吃住行,所有的部门的协调,这是一个正确和正常的工作模式。”
她每说一句话,都有对应的画面呈现。
观众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个剧组是如何运作的,以及电影幕后的制作流程,这完全不亚于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每一个人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