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欺负回来。
最后的结局是,阿牧不愿意去,毛秋晴走了一趟江湖,又杀不了酷吏来臣俊报仇,如今也厌倦了打打杀杀,不愿意屠刀再出鞘。
只有女侠公孙止水被李汝鱼强迫着去了。
理由也简单。
可以顺便回一趟青城山看望一下恩师。
只是当李汝鱼和公孙止水乘鹤上青,直奔蜀中后,赤脚女冠从夕照山上下来,不着痕迹的了一句宋词你得去。
宋词不解。
女冠轻描淡写的了句:“你不去,李汝鱼会有死在青衣唐诗剑下的危险,你是世间除了黑衣文人之外,最了解唐诗的剑的人。”
顿了下,又道:“何况还有方流年。”
宋词悚然惊心。
已经预感到蜀中这一次大战,只怕会是公孙止水的黑白双剑对上方流年的黑白双剑,同门两姐妹的剑道之争。
以及自己的剑和唐诗的剑。
但自己打不过唐诗啊。
实际上,这个下,能赢唐诗的人真不多,她可是黑衣文人……嗯,曾经也是自己的恩师,唐诗是黑衣文人最为依仗的个人武力。
……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蜀中,历朝皆被誉为府之国,大燕历朝的时候,蜀中与外界的交通极其不便,所以百里春香才有先安下后定蜀中的策略。
到大凉太祖定国之后,大力发展官道,这才使得蜀中不像大燕朝时与世隔绝。
只不过当年修蜀中官道时,死在那些群山之中的民夫,没有三十万也有二十万,这使得一生主宰江山的大凉太祖留下了一个污点。
然而功过后人评。
直到数十年后,世人才知道太祖宁愿死伤无数也要修建蜀中官道的初衷。
官道大通,蜀中不再是独立为主的王国。
若是没有这些官道,蜀中就是又一个高皇帝远的大理,中央集权对于蜀中而言就是笑话——而这成为了历史。
所以这一次的平定蜀中,才如此顺利。
蜀中西军,死伤过半,投降、被俘者甚多,李平阳、柴韶这等千古名将,亦在这一场大战中黯然离场,不复当年风流。
这是战争的残酷。
任你骄盖世,到头来面对千军万马,终究是胜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