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卫渊真正的目的,就不是相州,而是我军。”
“在那等形势下,无论何人,都定会发兵驰援大帅。”
“卫渊正是料定了这一点儿,才做出一环紧扣一环的部署。”
“从这一点儿来看,卫渊行军布阵的能力,已经远超于我,与大帅相持。”
在他看来,天下间将帅,入他眼的,要分两档。
第一档,是耶律仁先、张辅、野利旺荣等。
第二档,才是他与卫渊、李谅祚。
而如今,他们仍旧是第二档,卫渊却已成为第一档的存在了。
嘉佑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卫渊自相州出发到临漳的途中。
有天使赶来,问道:
“侯爷,陛下想要问问您,如今西夏军已在延边增兵,种将军他们与西夏军作战极其艰难,不知您可有良策?”
这是赵曦在委婉的问卫渊,能否调出一些军队,去支援延边。
然而,卫渊的态度也很决绝,
“此前就向官家上过劄子,延边之战役,重点不在我国朝,而在西夏国境内。”
“想要解决延边战事,可让吐蕃出兵讨伐西夏,如此,西夏必撤兵。”
“事后,倘若西夏有意伐吐蕃,待我军收拾了辽军,可随时助吐蕃一臂之力。”
那天使也不懂战事,只好返回京城,打算将卫渊的话转述给赵曦。
——
嘉佑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大朝会。
赵曦正听着百官对于近日之政事总结,心里有些烦闷,来来回回都是那些事,解决了又出新的问题,让人烦不胜烦。
就在这时,殿外有前线斥候急匆匆跑来。
赵曦连忙召见,不等对方下跪,他便是按捺不住激动心情,起身询问道:
“战况如何?”
斥候因甲胄着身,只是单膝下跪,大声道:
“回陛下,相州已复,临漳之战,我军大获全胜,歼敌总计,十七万三千六百余人!此战之后,辽军之兵力,已不足二十万!”
大获全胜?
不等赵曦反应过来,百官已是陆续开口:
“恭喜陛下,天佑我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