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来看,卫卿对你,对我大周皇室,都很忠诚,最为关键,他有所需,有忌惮,有在乎的人,这就是他的弱点。”
“人只要有了弱点,便好掌控,可是王安石不同。”
“他没有所需,关键时刻也可舍弃家人,他图的是万世之名,他爱得也不是我赵家皇室,而是这大周的万里江山。”
“你在时,他自是不敢如何,倘若你不在了,他会不会成为权臣,会不会依仗自身威望与手中权柄,而做出不择手段的革新之举?”
“不可不防。”
听到这里,赵曦瞬间就懂了。
卫渊有记挂的人,这就是弱点。
而王安石图的是万世之名,为了这个目的,他可以舍弃一切。
倘若赵曦不在了,王安石为了改革,什么做不出来?
若是改革成功倒也罢了,若是失败呢?只怕会国不将国。
而且,人心都是善变的。
“父皇,儿臣明白了。”
说到这里,赵曦破涕为笑道:“父皇,儿臣还这么年轻,就算熬,也能将他二人熬死了。”
赵祯点了点头,“为父自然希望,吾儿能够长命百岁。”
随后,他感到劳累了,再次闭上双眼,只喃喃道:
“待卫卿来京后,让他即刻来见朕。”
“朕想,再看看他,看看朕的好卫卿。”
对赵祯来说,晚年能遇卫渊,是上天恩赐。
曾几何时,上苍夺走他一个武襄公,又赐了他一个忠勇侯,他认为,上苍待他不薄了。
可惜,撑不下去了。
——
当日,一道八百里加急圣旨发往江南。
嘉佑八年,三月十五。
卫渊在太湖别院接到圣旨,让他在江南、广南、福建各路筹集三十万大军北上勤王。
此时,太湖别院里。
林兆远与陈大牛陆续开口道:
“侯爷,卑职去福建路,必以最短的时日,筹集大军,挺进北地,与侯爷回合。”
“他奶奶的,终于等到这一日了,老子早就想会一会所谓的辽国精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