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志对盛老太太好,也是希望,在关键时刻,这位嫁出去的长辈,能在家中为自己说说话。
可自从徐长志发迹以后,嫡长子徐长庆就整日闷闷不乐,不是留恋于花街柳巷,就是喜欢找那些狐朋狗友吃酒。
一来二去,此子原配夫人,永平伯家的嫡女,主动提出要与其和离,此事一度闹出不小的笑话。
后来因为永平伯府被卫渊整倒了,那伯府嫡女自然不敢和离,否则,其和离后的生活定会不如意。
“是么?长志就是在家中处理此事?”卫渊再次询问。
明兰应声道:“徐家哥哥说是在处理。”
至于怎么处理,那就没人知道了。
卫渊看向张桂芬,“差人准备些礼物,午后咱们就去勇毅侯府瞧瞧。”
后者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宝珠。
宝珠顿时会意,连忙退下。
张桂芬道:“长志的家事,咱们去是不是不太好?”
这时,盛老太太也看向卫渊,想弄清楚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按理说,这种家事,确实不该外人过问。
盛老太太自从与勇毅侯府的关系缓和以后,对侯府的事情,也很上心,自然不希望权势滔天的卫渊横插一脚。
但卫渊又隐隐有感觉,借助此事,或许能让徐长志顺理成章的继承侯爵。
“随我去了你就知道了。”卫渊笑了笑。
盛老太太突然开口道:“长志是个好孩子,将来若是由他继承爵位,对徐家也是好事。”
“只是。千万别闹出像昌兴伯家那样的丑闻来。”
在十几年前,老昌兴伯故去。
昌兴伯家的两个儿子争爵位,一个说有遗嘱,一个说遗嘱是假的。
甚至都闹到开封府那里去了。
赵祯觉得丢人,索性就随意找了个由头,将昌兴伯这一爵位给废了。
老太太说出这话,是担心勇毅侯府的嫡庶之争,最终会闹到朝廷上,难以收尾。
卫渊笑道:“老太太莫要多虑,明兰表伯不是还健在呢?以后的事情,谁说得准啊。”
闻言,盛老太太就已知道了他的态度。
徐家的事情,他是非要过问不可了。
不管怎么说,卫渊都没有理由不帮徐长志。
一旦他成为勇毅侯,一个侯爵的政治前途是可观的,是能够帮到自己与卫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