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曦很是期待的问道:“卫师,过两日,你要教我什么?”
张辅摇头道:“这几日,顾家生了不少事。”
卫渊郑重作揖道:“望恩师明鉴,学生生于微末,如无根浮萍,学生不得不那么做。”
他大概能猜到张桂芬的意思,生怕此刻见了,双方都略显尴尬,倒不如不见。
卫渊道:“他可是我外甥,我欺负他作甚?将来还指望着他孝敬我呢。”
直到张辅走了,卫渊才问道:“究竟何事?”
因为在那个时代,能主动引进洋人技术与‘红夷大炮’,且是在百官都反对的情况下,是需要一定魄力的。
甚至听野史记录,他曾对百官说过,“洋人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差的,试问你们谁能造出这种大炮?造不出,又不承认这大炮的威力,难道要等金国攻到BJ来再悔之晚矣?”
所以,这段日子,卫渊除了教导赵曦兵法之外,再无其它事。
卫渊摇头道:“那不过是史学家杜撰而已,即使是真的,可这千余年来,也就只有一个项羽。”
再加上他对几场大战役的心得,完全可以站在兵家的角度上,去解析孙子兵法。
晚些时候,张辅的两个儿子刚回府,就陆续大声开口,
“卫大哥!”
他原以为,那些勋贵们不会给他丝毫的好脸色看,毕竟,军器沉入大海这件事,让他们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失。
“而学生做这些事情,并无任何不轨之心,学生对官家的忠诚天地可证。”
卫渊眉头紧皱。
卫渊打趣道:“什么?大姐要成婚?想通了,要改嫁?”
顾偃开松了口气,“有劳贤侄了。”
想到这里,卫渊眉头微皱。
卫渊点了点头,道:“殿前司都指挥使一事暂且莫提,至于顾廷烨。能帮的,我会去帮。”
至于六礼,早就由宫里调度,礼部操持,完成了所有环节。
“不聊这些了。”
自卫渊去了东南之后,她就没再见过卫渊,心中岂能不思念?
所以,卫渊不希望,有朝一日,这位老国公还要重上战场,让最后一点儿精气神都被榨干,
“恩师,有学生在,您可万事无忧。”
张睿心中一喜,“多谢大哥了!”
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心思,实在难得。
可惜,这些事情,注定不能被载入史册。
唠了些许家长,张辅就以府中事务为由,让张夫人暂且退下。
卫渊大笑两声,恭敬作揖道:“请殿下放心,只要末将还在这朝堂之上,就绝不会让辽夏两国凭着两把破刀,几匹烂马,就越过长城。”
张睿就兴致勃勃的来到卫渊身前,难掩激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