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来了又恐生事端。
——
此前,忠勇伯府。
荣妃握起张桂芬的手腕,笑道:
“我年长你几岁,你唤我一声姐姐就好,称呼娘娘,反倒是有些见外了。”
人家余嫣然的父亲,最起码还能接触国策,与一众士大夫商议天下之事。
张桂芬回应。
“荣姑娘有位好姐姐。”
忽地,有一名身着布衣的虬髯大汉未经通报,就可来到卫渊书房里,
位比太监。
张桂芬大可不必如此,她这是在照顾着明兰的情绪。
荣妃笑道:“快免礼,你舅舅的大名,本宫早就有所耳闻。”
张桂芬内心呵呵一笑,原来是在这儿等着自己
“荣妃娘娘有所不知,我那哥哥近日每次休沐,都要去新军里督促将士训练,新军事关国策。怕是难有空闲。”
至于富昌伯父子,则没有前往后院用膳,毕竟都是女眷,多有不便。
卫渊正焦急地等待着一些人的到来。
不久。
而卫渊也可以靠着张辅的势力,继续向上攀爬,不用沦落到武襄公那样的下场。
此刻,张桂芬不卑不亢的应声道:
用膳期间。
明兰拱手道:“民女拜见贵妃娘娘。”
“族老,事不宜迟,晚辈就开门见山了。”
“不知这一次,忠勇伯会不会去?本宫可是听说,忠勇伯今日休沐呢。”
仅是这些,卫渊觉得还不够。
“娘娘想去,桂芬就陪着娘娘一起去。”
后者贴耳小声道:“舅妈,这荣妃气质当真尊贵,我站在她面前,倒是有几分紧张。”
“娘娘就是娘娘,方才富昌伯说礼制不可废,桂芬深以为然。”
但是在荣妃看来,又何尝不是张桂芬的福气?
看似是张、卫两家联姻,是卫家占了便宜,实则是互相成全彼此。
这些议论之声虽然微末,但走在前列的荣飞燕倒也能听得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