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容臣去胡言乱语?”
“再则。”
“臣自幼学习律令,对军中事务并不熟悉,公子询问,恐是所问非人,臣实在无法答复。”
“还请公子勿要再提。”
蒙毅一脸板正,根本不想涉及。
扶苏脸色变了变。
他起身作揖道:“是扶苏口无遮拦了。”
“还请蒙廷尉见谅。”
蒙毅看着扶苏,沉声道:“公子,切莫再失语。”
扶苏道:“我自是知晓。”
“只是。”
“此事关系重大。”
“我心绪实在难以平静,只望能为国多做些事。”
“这才一时慌了神。”
蒙毅摇头道:“公子既说此法是出于一人,那自当询问此人,此人对公子是何要求?”
扶苏迟疑片刻,缓缓道:“并无说法。”
“只让我这段时间莫去寻他。”
“公子,此人对此事又作何看法?”蒙毅又问。
扶苏道:“非他能决定。”
蒙毅叹道:“公子啊,此人都已说的如此清楚,公子何以关心则乱?”
“公子所做之事,臣有所耳闻。”
“于国有利。”
“劫商贾之利,济朝廷之需。”
“利益动人心,此策一出,定会致使地方骚动,这其实无可避免。”
“即便在关中,尚且有几家商贾不愿屈服,何况是关东六地?只怕那边不愿接受的商贾更多,至于公子所说齐地,的确有几分道理,或许齐地的确会因此生乱。”
“在其位,谋其政。”
“陛下只让公子负责关中事宜。”
“公子做好分内之事即可,至于关东的情况,自有陛下或者陛下吩咐的朝臣去处理,公子又何必杞人忧天?”
“天下事务繁杂。”
“法令推行,整饬吏治,批处公文,救灾理民,整军经武,公平赏罚,巡视田农,修葺城防,奖励农工,激发士商,移风易俗,衣食起居,民众迁徙互补,人口登录,田税徭役等等,皆为国之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