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烈文赶紧站了起来,走到地图的边上指着地图说道:“元首,现在东陆军有五万主力,已经在南阳站稳脚跟,襄阳也在他们与长沙纵队的合击下投降,也就是说林文察随时能够北上开封府堵住清军北上的道路。
江宁纵队和江南纵队则会从海州、沂州迂回到济南府。
绝对能够完全封锁住清军的退路,只要元首您这边的消息传来,我们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动攻击。”
赵烈文将负责指挥南线的战事。
而北线的战事,将由董良率领的教导纵队以及这支规模在五万人左右的北伐纵队去完成。
“好,惠辅,你这边务必要歼灭这支清军,防止其逃出去,成为后患。
尽可能俘虏咸丰。
我北上的这支队伍将会在永平府和营口两处地方登陆。
一路以教导总队和北伐纵队三个支队去进攻京城。
另外一路,北伐纵队余部从营口登陆,攻占陪都盛京,让满清朝廷彻底覆灭,绝对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接下来,董良又跟各部提了一些要求。
比如让赵烈文加强与山东白莲军的合作。
让暗部的人加紧策反张亮基。
此时张亮基已经是整个北方最有实权的汉人督抚了。
华族一直都没有放弃策反其的努力。
要是真的能够让张亮基倒戈,那么对于满清朝一定是巨大的打击。
同时也能够让北方的那些汉人官员看清楚该如何选择。
对于进攻盛京的那支部队,董良的要求就是不仅仅要打下盛京,还要能够守住那里。
可以说盛京是关外的核心所在,满清朝廷倾注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力去建设盛京。
不过在关外,满清的根基很深,几大将军府手中都有不少的兵马。
而且战斗力应该比关内的清军要强。
最后是进攻京城的军队。
这支队伍将由董良亲自率领,也是要求最高的。
因为董良要完整地接收京城。
进城之后的纪律是必须要保证的,攻城的时候也要尽量地减少破坏。
这其实会增加进攻的难度。
也会让护卫军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听取了军中众人的意见之后,董良发表了一段简短的讲话。
这算是战前的最后动员了。
“诸位,马上就要进入四月了,南方已经入夏,北方的冬季也结束了。
腐朽的满清王朝也应该在这个时候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