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术是这样的:首先由专业工兵挖掘一条环绕城堡的堑壕,壕深3-4英尺,挖出的士堆向城堡一侧,形成胸墙。
然后由这条基本堑壕出发,工兵向城堡方向之字形挖掘壕沟,这种锯齿状壕沟可以有效防止守军纵向炮火对工兵的杀伤。
当掘进至距城堡600米时,工兵开始旋转方向,挖掘一条与基本堑壕平行的前沿堑壕,两种壕沟的深度与构筑方式相同,前沿堑壕挖掘成功之后,攻城部队将火炮拉近至前沿堑壕,利用胸墙掩护隐蔽开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这种炮击仍不奏效,则以同样方式再向前挖掘,挖掘出第三条,第四条堑壕,直至用火炮彻底摧毁守军防御。
这一支战术,我们的在一百多年之后还在运用。
护卫军一直都非常重视士工作。
董良很早就开始在军中建立专业的工兵队伍。
而在国际上,专业的工兵要等到美利坚南北战争时期,才在北军中发展起来。
因为那时候的北方军队中征募了大量工程师,这些人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带入了军队中,从而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工兵。
“轰……”
城头上一门铜炮打出了一枚石弹。
石弹打在了进攻阵地前面的空地上,瞬间崩碎。
壕沟里面的工兵却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
只有几个胆小的听到了炮击声之后,趴在地上发抖。
“不要停下,继续挖,还有一个时辰必须要要挖好,司令说了,按时完成,晚上加肉。”
听说能吃到肉,已经精疲力尽,正在挖掘战壕的工兵顿时恢复了力气。
这些工兵本来都是一些能吃苦的穷人。
自从年前加入护卫军到现在,这些人能够吃饱饭了,身体比以前壮实了很多。
他们现在的追求已经不是吃饱饭,而是要吃好饭。
“加把劲儿嘿,吼嘿,挖开山嘞,吼嘿……”
山里的汉子们喊起了号子。
冯玉强则来到了刚刚挖出来的观察壕,观察着城头上的动静。
一共是八门火炮,这就是汶川县城头上的全部重火力。
兵力倒是很多,能够看到城头上人头攒动。
带着头巾的太平军,褐红色的头巾被城头上的风吹得飘了起来。
守城的将领名叫石镇吉,乃是翼王石达开的族弟。
他是广西贵县龙山人,十五岁就跟这个翼王石达开的后面指挥作战。
这也是一位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太平军将领。
“将军,城外的人在掘壕前进,怎么办?要不要出城去干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