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大汉永存 朕不帅 > 第259章 动之以情(第3页)

第259章 动之以情(第3页)

<divclass="contentadv">“好,那朕就考教你一番,《孙子兵法》何人所著作,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子兵法》最为出名,是兵家至圣孙子所写,孙子原名孙武。为陈国贵族之后。周景王十三年,齐国内乱,孙武避乱出奔吴国,入吴后长期避隐深居,潜心研究兵学。

吴王阖闾即位后,孙武经伍子胥多次举荐,以所著兵法十三篇献阖闾,被任为将军……

一共十三篇,分为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好。”刘秀脸上充满欣慰,刘瀚不仅知道,还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那《孙膑兵法》呢?”

“顾名思义,这是孙膑所作,传闻他是孙武后裔,早年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

共计16篇,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

刘瀚继续说道:“《吴子》为战国时期,卫国吴起所著,提出以治为胜,赏罚严明,主张在军队实行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

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士卒掌握各种作战本领,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据说最开始有48篇,目前部分已经丢失……

而《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传言是周初姜太公所著。

《六韬》共分六卷。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其中文韬论治国用人的韬略;武韬讲用兵的韬略;龙韬论军事组织;虎韬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

至于《尉缭子》相传是战国时候尉缭所著作,目前流传下来31篇,包括天官、兵谈、制谈、战略、攻权……

而最后的《司马法》便是由夏商周时期历代司马编纂而成,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共一百五十五卷……”

看着刘瀚滔滔不惧,旁征博引,一旁的刘秀都惊呆了,看向邓禹,眼神似乎是说,“这都是你教的?你确定?我怎么不知道你这么厉害?”

邓禹无奈行礼,“太子聪慧过人,即使是邓禹也自愧不如,几乎过目不忘,早已经将《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烂熟于心,又喜欢兵书,这些都是他自己看的。

陛下呀,我老早就和你说,我怕是当不了他老师了,你还不相信,以为臣谦虚,现在知道太子的聪慧了吧。”

确实,邓禹在教一段时间后,就发现这刘瀚简直太聪明的,好像不用学,就都会,学写字认字,看过一遍就会,儒家经典也是,读两边,立刻会背,还有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兵书,简直像是常年打仗的将军,对排兵布阵,行军打仗,了如指掌一般。

刘秀有点尴尬,随即一笑,“嗯,强儿当真是厉害,父皇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远远不如你。”

即使刘瀚对兵法非常熟悉,说得刘秀很赞同,但他依旧不同意,“可行军打仗,不是看看兵书就可以的,它残酷,是要面对生死的,手下是千万将士,马虎不得,有时候一念之差,便是千万人的性命,你才12岁呀。”

“父皇,我保证不乱动,稳扎稳打,事事都报告,若是不体验真的战场,以后就是赵括了,甘罗12岁为丞相,我1岁为太子,当了这么多年储君,也应该为大汉做点什么。”

无论刘瀚怎么说,刘秀依旧摇头,“站场很危险,要是有个好歹,这可怎么办?”

“既然父皇知道危险,那为何还去?大汉谁都可以死,唯独父皇不行,儿臣怎么忍心父皇陷入危险的境地。

此去,若是真有一万,那便是儿臣的命,二弟聪慧,四弟更是了不得,儿臣纵然死了,他们也能当太子。

为君者,海纳百川,心怀天下,既然是太子,那这便是我的命,也是我的责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