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我们在蓟城的时候,原广阳王刘嘉的儿子刘接在蓟城发动武装叛乱响应王郎,邯郸方面派出接管蓟城的钦差大臣也即将抵达。
我们只能赶紧逃跑,但是到了城南门时,发现城门已经关闭,只好匆忙干掉了守城士兵才逃出去。
但是在一通狂奔后清点人数,却发现力主咱们去北境的耿弇竟然不见了。
没有办法,没有了领路人的咱们只能往路更熟的南边跑了。
我们一行人可以说是风餐露宿,受尽了风霜雪雨的刺激,一口气跑到了饶阳才精疲力尽地放慢了速度。
当时朕还受伤了,差点死了,公孙还把仅有的野兔给朕吃……
到了饶阳,咱们实在是饿得受不了了,只好冒充王郎的使臣去饶阳驿站去混点吃喝的。
驿站官员不疑有他,安排了好酒好菜招待了咱们,但是当时我们是已经饿坏了、冻坏了的汉子,好久没有饱食一顿了,所以全然不顾自己的吃相,从而引起了驿站官员的怀疑。
驿站官员暗中派人在外面大呼‘邯郸将军到!’”
马武笑了,想起当时的场景,他现在还后怕,“我当时害怕极了,想完了,这可被发现了,敌众我寡,一旦关了城门,我们就逃不出去了,还是陛下英明神武,高声回答道:‘请邯郸将军相见!’
就这样,在彼此试探之中,咱们总算是有惊无险地混了一顿吃的,平安离开了饶阳……”
回忆过去,大家唏嘘不已,恍惚之间似乎还在昨日,刘秀感慨起来,“若非大家的相助,朕怎么能有今日?来,朕再敬各位一杯!”
随即大家又喝了几杯,畅饮起来,刘秀继续感慨,“遥想当年持节北渡,一无兵马,二无粮草若非公孙替朕讨得一碗豆粥,朕恐怕也已经一命呜呼了,此番情谊之重,如同雪中送炭,没齿难忘……”
随即,刘秀有意无意将话引到冯异的身上,大家也不得不承认冯异的打仗厉害,而且对刘秀建立光武一朝的功绩是巨大的。
“他对朕中心耿耿啊,只是这朝中仍然有人有意无意恶意谣言重伤他,这实在是让人痛心啊!”
不得不说,将领之间有着惺惺相惜,几个将领也为冯异打抱不平,连忙说道:“公孙一心为陛下,一心为社稷,不争功,竟然有人构建于他,这不摆明欺负老实人吗?”
“可不是嘛,那帮宵小,吃饱撑的,公孙不在朝中,又眼红他的功劳比他们大,这才诋毁他,我觉得这种人简直是可恶至极!”
“这人善人欺天不欺,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如果发生在性如烈火的吴大司马身上,我看他们就不敢信口雌黄了,是不是啊?大司马你是诸位将领之首,你认为呢?”
吴汉沉默了一下说道:“我与公孙同朝多年,相信他对陛下忠心耿耿,断然不会拥兵自重。”
刘秀随即感慨,“你们都随朕出生入死多年了,都是朕的肱骨忠臣,朕相信公孙,也相信你们,相信你们不会辜负朕的和大汉子民的期望,来日若有人恶意中伤你们,朕绝不会相信,朕对你们的信任,就像对公孙一般。”
将军们随着端起酒杯起来,“陛下对臣们的知遇之恩,臣们感激涕零镜,当尽忠效命,再立战功!”
随即诸位将领痛饮起来,君臣显得很和谐。
刘秀转头就把弹劾冯异的奏章全部都一股脑送给了冯异,冯异看到奏章后询问起送诏书的人,“这些都是陛下让送来的吗?”
那人说:“陛下让将军你自行处置。”
冯异随即上书让他带回去,在里面谢罪说:“臣本来是个儒生,在战乱中获得受命的机会,充备于行伍之间,过分地蒙受恩私,被拜为大将,封爵为通侯,受任专委西方,以期建立微功,都是从国家利益着想,不计一己之私。